您的位置: 包头新闻网首页 » 生活

《鹤鸣长河》 让更多人听见包头的黄河故事

包头,向来以工业闻名。但工业城市包头,不仅有着“文艺范”,还有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

3集广播连续剧《鹤鸣长河》就以此为背景,讲述了一座城、一群人共同守护一群候鸟、一条鸟道,共同爱鸟、护鸟、寻鸟、救鸟的故事。一个个生动立体的角色、跌宕起伏的剧情、精彩绝伦的演绎、悠扬动听的音乐……都让人沉浸其中。从这个故事里,让人看到一个为守护自然生态、维护生物多样性而不遗余力的新包头。

包头黄河 大有故事可讲

黄河流经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的土地,形成全长830公里的“几字弯”,包头位于“几字弯”顶端,形成了106平方公里的黄河湿地,是包头市最重要的水源地和生态屏障。

包头黄河国家湿地公园由昭君岛、小白河、南海湖、共中海、敕勒川五个片区组成,位于全球九大候鸟迁徙路线的“东亚——澳大利亚”迁徙线上,是候鸟迁徙必不可少的重要驿站和生命线。每年有数十万只来自世界各地的候鸟到这里繁殖、越冬,包头黄河国家湿地公园也已经成为候鸟停留的“家”。

在新石器时代,包头黄河流域就诞生了阿善文化,近代包头依靠黄河形成水旱码头、皮毛集散地,为包头包容大气的城市文化奠定了基础。近年来,包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湿地保护,高校科研工作者十数年来持之以恒记录鸟类数据、推进湿地公园生态建设;社会各界组织志愿者、专业人士爱鸟护鸟,大力开展湿地保护宣传活动,包头黄河国家湿地公园的生态环境极大改善,呈现出了“碧水蓝天,万鸟欢歌”的景象。截至目前,包头黄河国家湿地共监测到野生鸟类238种。

广播剧《鹤鸣长河》在这一真实的社会背景和人物原型基础上进行了艺术创作,剧中的主人公们上演了扣人心弦的新故事,与悠久的黄河作伴,展示出一幅幅黄河沿岸人河相亲、城河相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动人故事,也让包头黄河的故事被更多人听见。

该剧在“学习强国”平台、内蒙古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广播频率、奔腾融媒客户端、包头新闻网、包融头条、包头综合广播FM94.9、包头文艺广播FM98.1等众多媒体播出,受到广泛好评。

作为一部广播剧,《鹤鸣长河》短小精悍,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全剧听下来一气呵成。

第一集讲述黄河“几字弯”的包头国家黄河湿地迎来春天,成千上万的候鸟飞临这里。包头师范学院鸟类学教授李响和学生们最早迎接候鸟的到来。这一年,包头黄河国家湿地公园飞来12只黑颈鹤,整座城市的人们为之欢欣。李响和他的学生们也迅速展开对黑颈鹤的监测与研究,但此时他们监测了四年多的大天鹅A55却出现意外,与此同时检测的黑颈鹤也丢失了一只。

第二集讲述李响及市林草局副局长兵分几路寻找丢失的黑颈鹤,在寻找黑颈鹤短短几天的时间中,李响却经历着一件件的揪心之事。因为拆除湿地旁的南绕城公路与刘青山发生激烈争吵,因为工作无法陪伴妻子与女儿引发家人埋怨,抑制金刚草生长的实验又再一次失败……李响面临着情感与工作的双重打击,竟然做出了烧毁金刚草的鲁莽举动,还被抓到了派出所,还意外得知女儿走失。

第三集讲述李响在面临人生的至暗时刻的时候没有放弃,坚定自己的信念和理想,怀着深深的自责与爱去寻找女儿。找到女儿后悲喜交加的他也受到启发,最终找到了抑制金刚草生长的方法。随后好消息接踵而来,市里决定拆除紧邻湿地影响候鸟的南绕城公路,黑颈鹤的行踪也明晰起来。故事的最后,包头停留的12只黑颈鹤将要继续远行,李响和爱鸟的市民都来为它们送行,看着远飞的黑颈鹤,也让这里的人们对脚下的土地更加珍爱。

本土编剧执笔 专业演员出演 让人“耳前一亮 ”

有人说,编剧是一部剧的灵魂,有一个好的剧本,一部剧就成功了一半。

广播剧《鹤鸣长河》的编剧是本土青年编剧柳静,作为一名资深的电台记者,柳静曾为多届包头春晚创作过小品剧本,深受观众喜爱。广播剧《鹤鸣长河》共3集90分钟,从创作伊始到最终打磨定稿,柳静前前后后用了将近两年。

柳静介绍:“2022年我接到这个任务后就开始了创作,最初的剧本是以黄河岸边的人为主角,写了一年多完成了《河畔人家》,还为剧本撰写了创作论文。2023年经过相关领导、专家共同对剧本进行研讨,听取建议后将主题从‘人’转到了‘鸟’,几乎对原来的剧本进行了颠覆性的改动,几经修订后的《鹤鸣长河》于2023年12月才完成剧本最终创作。”

在创作过程中,柳静对黄河两岸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调研活动,完成了关于包头黄河文旅5万字的调研报告,还走访了包头林草等相关部门和包头师范学院的鸟类研究员,甚至一度天天跟着研究组上下班,充分了解鸟类研究真实的工作状态,并基于此创作出本剧主角李响。

“李响这个人物就是我以包头师范学院鸟类研究员为原型创作的,在包头这座城市里,是真的有人专注地为鸟类保护做了很多事情,很打动我,就想把这样的故事写出来让更多人知道。”柳静说。

作为土生土长的包头人,柳静的创作更贴近真实的包头,剧中有很多处创作的细节巧思。剧中市林草局副局长人物设定为父辈“走西口”而移民来到包头的“二代”,虽没有过度展开讲述,却在只言片语间将包头这座移民城市和移民来包的人们对城市的热爱展露无遗。此外,剧情中发生的不少情景,包括包头人熟悉的南绕城公路、包头师范学院、南海湿地等包头特色的景点,听了让人倍感亲切。

柳静说:“之前有过一些编剧和创作经验,但这部剧对于我来说仍然是一个重大的挑战,期间付出了非常多的努力,也迷茫过怀疑过,很庆幸自己没有放弃,坚持完成了创作,这部剧对我整个编剧生涯都意义重大,也倾注了我对包头这座城市深深的爱。”

2024年1月11日,《鹤鸣长河》完成项目制作招标。邀请来自国家话剧院、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中央广播电视台的专业配音演员演绎。2024年1月17日,该剧进入声话录制阶段。

在专业配音演员的演绎下,一个个生动立体的角色通过声音呈现在听众面前。包头师范学院鸟类学教授李响、市林草局副局长刘青山、几十年在黄河湿地巡河、护鸟的普通老人牛根才……打动着听众的心。

在演绎黄河岸边护鸟的普通村民牛根才等角色时,本是来自外地的演员们还特意专门学习了包头本地农民的“此地话”,地道得让人怀疑是本地的演员出演,虽然短短两三句方言,却无限拉近了与听众的距离。

90分钟的故事在“国家队”级别的专业配音演员演绎下,让原本跌宕起伏、节奏紧凑的故事情节更加引人入胜,演员们也为此倾注了全部感情。

饰演李响的演员惠龙在演绎主角遭遇黑颈鹤丢失、实验失败,女儿走丢的至暗时刻这部分剧情时,充分代入到主角的情境中,录制完毕后在录音棚内崩溃大哭,久久不能自拔。

在剧中饰演市林草局副局长的张遥涵说:“通过这部广播剧,我对包头这个地方有了很深的了解,我对那一片土地产生了非常深刻的一种情感和一种热爱。虽然没有去过内蒙古,也没有去过包头,但希望我有时间一定去包头看一看,看看黄河的湿地公园,看看那里的各种鸟类。”

该剧导演王锐表示:“作为导演,我通读了几遍剧本,觉得这个剧本非常好,也非常荣幸能够执导这样一部环保题材的广播剧。最初把剧本给北京演员看了后,大家都非常愿意参演。从这部剧我也看到了包头的市民和淳朴的黄河边上的乡民们发自内心地对鸟的热爱,对于保护生态环境的坚强信念。”

包头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康璐

注销须知 ×
我已阅读并同意注销须知
身份验证 ×
点击切换图像验证码
确定
确认注销 ×
注销账号后
请谨慎操作!
确认注销账号

登录黄河云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