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包头新闻网首页 » 新闻 » 包头新闻

包头稀土转型发展动力何在?

世界首条稀土硫化物着色剂生产线

英思特3C磁材组件检测生产线

稀土是镧、铈、镨、钕、铽、钆等17种元素的总称,被誉为“现代工业维生素”,广泛应用于几乎所有高科技产品中。从遨游太空的航天器到装点城市的霓虹灯,从直冲云霄的战斗机到铺天盖地的电子设备,当今世界,每六项新发明中就有一项与稀土有关。

就是这样一种“神奇的资源”,包头拥有其全国83.7%、世界38.7%的储量,是世界最大的全稀土元素矿,被誉为“稀土之都”。

党的十八大之前,包头市依托稀土资源优势,不断发展壮大稀土产业,但产品主要集中在资源端,稀土功能材料和终端应用产品发展相对滞后。

怎样解决“挖土卖土”的粗放型开发模式,把稀土这篇文章做好?包头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提档升级步伐,多措并举、多方用力,推动稀土产业向应用端转移、向高端化发展。

◎科技助力 将资源优势化作经济优势

从一片荒地到建成占地120亩的现代化智能工厂,从小批量试生产到建成年产5000吨、速度之快堪称“项目建设奇迹”的钕铁硼磁材生产基地,74岁的靳树森怎么也没想到,花甲之年寄托在包头的“稀土创业梦”,得以成功实现。

2011年,这位拥有56年党龄、28年从业经验的“稀土拓行者”来到包头,一手创办了包头金山磁材有限公司,自2012年企业建设投产以来,利用“高频永磁电机高性能低涡烧结钕铁硼磁钢制造技术”生产的磁体综合性能超过74,实现了高磁能积、高矫顽力双高磁体在性能方面的重大突破。

“来到包头建厂,就是看好了这里的稀土资源优势、投资政策环境和适宜钕铁硼生产的气候条件。”企业董事长靳树森如是说。

在包头拓行的10年里,靳树森不仅成为行业佼佼者、钕铁硼领域的一面旗帜,更是包头稀土产业发展的受益者和见证者。

近年来,包头市委、市政府加快稀土产业提档升级步伐,设立15亿元重点产业投资基金和1亿元科技创新基金,出台了《关于加快稀土产业转型升级的若干政策》《稀土十条》《科技十条》《人才十条》等多项政策措施,实施产业链“链长制”,规划推进稀土新材料产业园区建设,构建了稀土永磁、储氢、催化、抛光、合金5条产业链,形成了完整的产业体系、政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和技术研发、测试评价、电子交易、信息服务等为一体的配套服务体系,有力推动了稀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而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政策链、资金链的深度融合,更大大增强了稀土产业发展的竞争力。

“过去在稀土原材料的开发利用方面,我们一直是在缓慢走路,现在我们已经开始领跑。特别是在钕铁硼新材料研发上,已经形成从京津冀、浙江宁波地区向包头转移的集聚效应。”靳树森说。

由初级迈向中高端,由粗放发展到精细化转型,和金山磁材一样,众多稀土企业正踏着产业转型升级的节拍寻找着全新的竞争优势。

2008年入驻包头的天和磁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钕铁硼和钐钴稀土永磁材料总产能达到万吨级,成为全球最大稀土永磁材料制造商之一。占地1万平方米的“磁材智能化工厂”三期项目旨在提升企业智能化水平建设、与国际接轨,目前已经进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

2011年落户包头的英思特稀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主要磁材生产商之一,具备年产1500吨以上烧结钕铁硼永磁体、300吨以上粘接钕铁硼以及钐钴永磁体的生产能力,企业生产的3C系列高端消费品磁组件已成为微软、三星、华为等重要供应商。

2020年来包头投资的江西金力永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包头成立子公司,正是看中包头稀土原材料保障能力和产业配套服务能力。金力永磁将生产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可大大增强包头高性能磁材产业的影响力,助力包头“磁都”建设。

目前,包头已成为世界最大稀土原材料科研生产基地和应用产品研发基地。稀土冶炼产能全球第一,全市141家稀土企业实现五大功能材料全覆盖,磁材、抛光、储氢材料产能位居世界前列。稀土功能材料已形成5.6万吨永磁、2.3万吨抛光、1.1万吨储氢、4万吨催化助剂、180万吨稀土合金产能规模。稀土原材料就地转化率由40%提高到85%,稀土功能材料及应用产业占比由20%提高到50%,稀土开发利用从原材料、粗加工的初级阶段逐步迈向新材料、终端应用的高质量发展阶段。

◎人才支撑 打造产业智造创新强磁场

谈起包头稀土的产业发展方向,包头市工信局局长刘永明思路明晰。他表示:“稀土产业要想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必须加强基础研究,加大科技创新力度,追比赶超日本和欧美发达国家在稀土应用上的成就、成果。”

聚智聚才,创新创业。作为包头稀土产业发展的主战场,全国稀土产业发展的领航区、风向标,稀土高新区以包头稀土研究院、中科院包头稀土研发中心、上海交大包头材料研究院等科研院所为依托,打造了中科院产业园、上海交大产业园、昊明新能源产业园、中科机器人产业园和稀宝博为医疗器械产业园5大创新基地,构建了“两院五园”协同创新的稀土研发新格局。

中科院包头稀土研发中心成立6年来,累计追踪高技术成果40项,孵化落地高科技企业20家,建立中试示范线10条,产业化项目6个。同年成立的上海交大包头材料研究院累计孵化落地高科技项目18个,建立中试线8条,产业化项目5个,并有多项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目前,稀土高新区稀土企业数量占据包头市总量的82%,并通过永磁、催化、合金‘三主’产业的推动,带动发光、抛光、储氢‘三辅’产业发展,稀土新材料增速连年达到30%以上,储氢和抛光产量均位居全国第一,磁材产量已提升到全国第三,并连续5年保持30%以上增速。”稀土高新区稀土和高新技术产业局局长李志峰说,目前,稀土高新区115家稀土企业中,新材料企业和终端应用企业占比分别为63.2%和29.5%,稀土新材料产量连续保持20%以上增速、产值约占稀土产业总产值的50%。

与此同时,稀土高新区成立了国内首个稀土产品交易平台。建成交易结算、仓储、物流、质检、供应链金融、信息六大服务体系;建成内蒙古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开展稀土磁性材料、储氢材料、抛光材料、催化助剂材料等检验检测,为稀土新材料企业和下游应用企业提供技术评价、设计检验、功能验证等服务;驻区80%以上的稀土企业建立了自动控制、在线监控及数据实时传递系统,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一致性显著提升。

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包头已集聚10余家稀土研究机构、3家专业稀土科研院所、6个稀土相关院士工作站和8000多名稀土研发人才,起草国家稀土行业标准170余项,占全国的65%以上,形成推动产业发展、加速稀土转型的“最强大脑”。

刘永明向记者介绍,包头已经制定并印发《包头市促进稀土新材料及应用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包头市促进稀土新材料及应用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兑现细则》,从土地奖补、固定资产投资奖补、原料供应奖补、电价优惠、研发应用新技术奖补、金融扶持奖补、财税奖补等方面扶持稀土企业发展。这个政策将成为包头有史以来稀土产业最优惠、支持力度最大的扶持政策。

“我们计划到‘十四五’末,包头市稀土功能材料做到500亿以上的规模,稀土产业集群争取做到一千亿以上的规模。”刘永明说,通过政策的制定和落实,营商环境的打造,以及产业政策、专项资金的支持,包头有能力、有信心实现预期目标。

眼下,随着2018年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初步勘探,白云鄂博稀土矿中重稀土总储量预计达到300万吨,与我国南方七省稀土储量相当,“十四五”时期的包头稀土产业又迎来新利好。从过去轻稀土储量居全球第一,再到如今中、重稀土的重大发现,包头“世界稀土之都”的地位更加不可动摇。

(包头日报社全媒体记者:贾婷婷)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注销须知 ×
我已阅读并同意注销须知
身份验证 ×
点击切换图像验证码
确定
确认注销 ×
注销账号后
请谨慎操作!
确认注销账号

登录黄河云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