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帮你”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蔚然成风
打造消夏文化节品牌活动
全民义务植树活动
各类活动阵地让群众享受家门口的“文化大餐”
小积分引领新风尚
爱心餐厅服务老年人
志愿者开展助农行动
街头巷尾,一名名干部群众积极投身市容环境整治,广泛开展“我帮你”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争当城市“美容师”;交通路口,一支支“红马甲”志愿服务队风雨无阻,引领文明出行;公园广场,一片片公共绿地郁郁葱葱,令人向往……初夏的石拐区,处处涌动着温暖馨香,映入眼帘的是一幅美丽的文明城市画卷。
近年来,石拐区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坚持把精神文明建设融入到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各方面,以创建自治区文明城市为抓手,用心用情用力,深化以文化人、以德育人,文明之花竞相绽放。
文明,犹如一个巨大的磁场,助推着地区人居环境更加优美、城市面貌焕然一新、社会秩序逐步优化、城市品位全面提升……石拐,一座宜居、宜业、宜商、宜游、宜学、宜养的幸福新城区正在崛起。
◎城市面貌悄然蝶变
如果要问石拐区近年来最大的变化是什么?答案一定是这座城市面貌、环境和品质的华丽转身。
这些年,石拐区以项目建设领舞城市发展,一个个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项目建成投用,其发展速度之快、变化之大,让置身于街头巷尾的市民备感自豪。
打通一批“断头路”,拓宽一批“瓶颈路”,改造一批“老街路”……城市建设首看道路。石拐区紧密契合经济规划发展需求,推进公路项目建设,大发至五当召旅游公路、S211省道(喜桂图大道)等道路网“大骨架”相继构建。不断畅通以主干道为中心的“毛细血管”,今年将打通巴达嘎尔大街和康宁路连接S211省道(喜桂图大道)等一批“断头路”。同时加强公路养护和管理,完善标志标线和安全设施,整治交通拥堵路口,公共交通体系也日渐完善,让石拐区城市发展的“血脉”越来越畅通。
“五一”期间,不少石拐人的微信朋友圈透出了满满的自豪:“与其出去堵车又堵心,还不如留在美景如画的石拐,心情惬意又舒爽。”——不出城市,便是景区,石拐有这样的底气和实力。
沿着喇嘛河畔前行,绿树成荫郁郁葱葱,空气沁人心脾;华灯初上时分,漫步宽阔平坦的道德广场,凉风习习、闲适宜人;与三五好友结伴游览花舞人间、包头古城,各式美景,美不胜收……今年,石拐区还着力推进“口袋公园”建设,小公园带来的舒适与惬意,让人感受家门口的“小确幸”。
城市建设扮靓地区“面子”,而老旧小区改造则筑实了地区“里子”。针对老城区多数小区楼龄长、管道淤积堵塞、路面坑洼不平等困扰居民的操心事、揪心事、烦心事,石拐区实施了老旧小区提档升级改造工程,对老旧居民楼进行了楼顶防水、外墙保温、外墙粉刷、楼道灯更换、防盗门更换等改造,对公共设施进行升级改造,还一并解决了上下水改造和摄像头、路灯安装等问题,大幅提高了辖区居民的居住品质和生活质量。
与此同时,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石拐区始终坚持问题导向,边创边改、边改边创,积极探索现代化城市治理模式,围绕既提升城市颜值、也涵养城市气质目标,以高标准规划指导城市高水平建设,推行“物业管理派出工作组”和“街长制”等管理模式,将精细化管理下沉到一线,提升网格化管理水平,努力打造建管并重、内外兼修的宜居之城。
◎文明新风浸润心田
一个城市文明的形象,既来自于城市建筑、基础设施等硬件环境的外在颜值,更来自于市民素质、社会风尚等内在品质。
喜桂图新区商业中心的十字路口,这里是石拐区车流人流最多的路段之一,斑马线前经常可以看到,许多车辆都会主动礼让行人,而行人也在志愿者的引导下有序穿过马路,交通秩序良好。
政务大厅里,针对办事群众对窗口划分和办事流程不熟悉等情况,志愿站点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贴心地为群众提供窗口引导和业务咨询等服务,提升群众对政务服务的获得感、满意度。
大大小小的餐饮营业场所,店内醒目位置张贴着“天地粮心,珍食莫蚀”“请使用公勺公筷”等文明餐桌温馨提醒。点餐时服务人员会提醒客人合理点餐,大家也会主动将未吃完的食物打包带走。
每年植树季,地区都会组织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弘扬志愿精神,挥锹铲土、培土围堰、提水浇灌,为全区生态立区行动注入不竭动力,让绿水青山成为地区的优势和骄傲。
随着精神文明建设的逐步深入,一个个文明的细节正“渗透”进每个石拐人的生活。
当前,党史学习教育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石拐区积极实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结合“双服务、双认领”,号召党员干部带头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到结对嘎查村社区报到,党员到居住嘎查村社区报到,开展“我是共产党员,我帮你”“我是人大代表,我帮你”“我是政协委员,我帮你”“我是共青团员,我帮你”“我是志愿者,我帮你”等系列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专项志愿服务队等载体和力量,以实际行动服务群众、服务社会,以常态化、固定化方式联系服务基层,把群众反映的“问题清单”变成“履职清单”,把“等群众上门”变为“送服务上门”。
区委宣传部30余名党员干部职工,常态化深入包联点大发街道喜桂图社区桃花源小区,分别对小区绿化带白色垃圾、楼道垃圾、楼道小广告等进行全面清理。
区公安分局民警辅警携带采集设备,主动上门为辖区祥和老年公寓的老人办理二代居民身份证,真正将户籍办理“一站式”服务落到实处。
区档案史志馆全体干部职工走进五当召镇新曙光村,帮助当地农民切土豆种子,助力春耕,确保不误农时,以实际行动为民办实事办好事。
区住建局积极主动作为,通过多次实地走访、召开业主协调会等方式,同时紧密对接多个部门,推动解决龙苑小区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用心用情为老百姓办实事、解难事。
五当召镇缸房地村爱心餐厅在做好前来用餐老年人服务的同时,延伸提供上门送餐等助老服务,越来越多的志愿者也踊跃加入到爱心餐厅的服务中去,让更多老年人的饮食没有了后顾之忧。
一张张洋溢着友善的笑脸、一句句充满暖意的问好、一次次扶助相携度过困难……构成了一幅幅城乡文明新图景。
◎文明花结出幸福果
文明是城市的名片和品格,石拐区始终把创建文明城市和解决民生问题等工作相结合,让人民群众深切感受到文明城市建设带来的新变化,让“文明”成为看得见、摸得着、人人可以共享的发展成果。
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石拐区坚持做到“净、美、绿、亮、洋、齐、创、智、安、暖”十字常抓。“净”,保持大街小巷、道路墙体、公园广场、市场小区、城市农村干净整洁;“美”,打造优美环境,用心做好规划,统一风格,体现城市文化;“绿”,加强生态建设,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发展绿色产业;“亮”,做好亮化工程,方便群众生活,打造亮丽城市;“洋”,借鉴先进城市经验,提升城市发展水平,建设具有现代气息精致城市;“齐”,打造规范整齐、文明有序的城市环境,整改乱堆乱放乱停等不文明行为;“畅”,保证城市道路和供水、排水、供电、供热等管网顺畅,日常管护要到位;“智”,打造智慧社区、智慧农业、智慧旅游、智慧交通等,以数字赋能建设智慧城市;“安”,保障社会治安、交通出行、食品药品、生态环境、企业生产等方面安全,切实提升群众安全感;“暖”,强化对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的人文关怀,为广大企业提供一流的服务,打造有温度的城市,努力让人民生活更幸福。
环境宜人、生活便捷、文明和谐、百姓富足……“十字常抓”,让城市文明发展的成果惠及到了广大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
不断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各嘎查村社区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与文化活动室有效融合,定期开展丰富的文化活动,让广大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各类文化大餐,从中学到知识、享受乐趣。“童心灵动•四点半课堂”,提供公益文体课程、督促辅导作业等志愿服务,成为丰富青少年学生课余学习、娱乐的好去处。通过参加环境卫生、遵守村规民约、为集体作贡献、创业致富等多个方面的评比来“赚”积分,以积分兑换商品的爱心超市在全区范围内推广,营造了邻里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一个个精神文明建设的“石拐模式”应运而生,打通了关心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注重提供高质量的文化供给,相继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书画艺术作品展、主题征文比赛、职工趣味运动会、拔河比赛、健步行、书法笔会、创作采风、文艺座谈等一系列文化体育活动,打造了全国自行车邀请赛、全国风筝邀请赛、全国摄影大赛、书香喜桂图读书节、消夏文化节等一批精品活动,坚持重心下移、呼应百姓期盼、广泛搭建平台,将更好更多的精神文化食粮送到广大群众中间,提高了城区文化内涵和文化品位,滋养文明新风尚。
把公民道德建设镶嵌在城市建设、城市文化、城市管理、城市宣传等各项工作当中,营造“人人争做文明公民,人人争当模范典型”的氛围,积极选树、大力宣传模范典型,以此彰显正气,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朱清章、张二玲、卜润林、樊元贵、赵福珍、石占山……全国道德模范获得者、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中国好人候选人、自治区道德模范获得者、自治区文明家庭获得者……各类模范典型在石拐区不断涌现,石拐区“道德之城”实至名归。
美丽抬眼可见,幸福触手可及。放眼今日石拐,一场场志愿服务精彩纷呈,一个个身边好人层出不穷,一股股正能量不断汇聚,一处处城乡面貌焕发生机,文明新风犹如扑面而来的春风,吹进百姓心田,滋润千家万户,塑造出文化石拐、文明石拐的独有魅力,让城市“颜值”与“气质”兼修。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