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当我们回家与家人团聚,享受家的温暖,或是外出游玩,享受大自然带给您的暖暖春意时,还有很多人坚守在工作岗位上。节假日,往往是铁路职工最繁忙的时候,列车员也是陪伴旅客时间最长的劳动者。今天记者就带大家走进一位乘务员的生活,聊聊他的故事。
选择就是热爱
“稍息,立正,向右看齐……”这里虽然不是军营,但半军事化的管理,使他们养成了习惯,每次出乘都是提前集合。这天包头客运段广州车队三组的出乘人员,一早8点半就来到了单位开始了下午出乘前的准备工作。列车长李云毅也在紧张地忙碌着,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和六组的乘务员们一起学习并巩固日常的票务工作填写登记信息的业务知识。“每次出乘前,上午除了工作安排的例会,还会有业务学习的测试和学习,这已经成为我们的习惯。”李云毅说。晚上发车,一般乘务员们都是下午2点多就进入车厢,整理卧具,列车内部的消毒工作,直到发车前一直都在忙碌着。
出乘前李云毅给大家开例会
等旅客开始上车时,他们开始核验信息,服务重点旅客更是一刻都不停歇,晚上10点车厢内灯熄灭,旅客们甜蜜地进入梦乡,列车员们还要把旅客鞋子摆放在合适的位置,便于上下铺穿。看看重点旅客还有没有什么需要。厕所、茶炉、洗漱间的卫生再打扫一遍,与夜班的同事交接班,这些都做完,列车员几乎都是晚上12点才能休息。
当说起选择这份职业,李云毅笑了,“从小在铁路家庭长大,对我耳濡目染,当兵回来后,接触到铁路的第一份工作是工务段,每天与铁轨打交道。后来到客运段,服务旅客多了,对这份工作也有了更多的责任。”李云毅说。
2007年有一趟跨越南北的列车首次开行,就是由草原鹿城包头开往花城广州的K598次列车,这趟列车单程3093公里,运行时长42个小时,穿越内蒙古、山西、河北、河南、广东等8个省自治区,是连接我国南北的重要铁路线路。它跨越18个纬度、两个温度带、三个气候带,温度最大相差近50℃,因为这趟列车行进中,穿越的线路由北向南一路可以欣赏到四季的景色,乘客们也亲切地称它为“四季列车”。
列车员接车准备
2007年4月18日包头首发开往广州的列车,李云毅也正式成为一名乘务员,以前与铁路上的线路设施设备“打交道”,到走上列车直面的是旅客。工作的转变,对于李云毅来说也是一次挑战,“我的挑战是自己,选择就是热爱,想让自己在这份工作中有更好的方法,更好地服务旅客。”李云毅说。从一名普通的列车员到现在的列车长,李云毅的每一步成长都是脚踏实地,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创新。他的精气神也在感染着同事们,“有许多新来的列车员都想到我们组来实习,可能就是我们的氛围比较好,也能学习到本领吧。”列车员王鑫说。
创新工作让车厢成为“家”
在铁路工作了十多年的李云毅,提到记忆犹新的工作挑战,不得不说的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对于铁路人的考验。发生疫情时广州列车还承担着给武汉运送物资的重任,疫情趋于平稳后列车员的工作又多了一些常态化的服务。现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服务如何做得更贴心、更细心成为了李云毅工作中新“研究”。
李云毅经常对同事说:“针对疫情,如何根据我们列车上实际情况应对是关键。”经过了这次疫情,李云毅还自创了许多工作方法。首先是工作上的设施设备的变化,旅客上车时,车门口和车厢连接处,专门放置了门垫,这款门垫喷洒了消毒液起到杀菌的作用。另外为了消毒更彻底,他还买来了小型消毒喷洒机,每次出乘前后给车厢内,仔仔细细,无死角地进行消杀用。还有紫外线消毒灯、衣物消毒灯等,自费上千元只为工作人员和旅客可以安心和舒心地工作和出行。他是从哪里想到的这些细节化的工作方法,李云毅说出了一个秘密:“其实很多是我当医生的爱人给我很大的帮助和很多建议。”
对车厢连接处门垫进行消杀
疫情防控常态化中,戴口罩出行是必须的,“一次一位小旅客哭鼻子,嘟嘟囔囔地说害怕,原来把戴着医用口罩的乘务员叔叔当成了医生,也启发了我们。”李云毅说。怎样能让旅客感受到列车员内心的温暖和微笑的服务 ,列车员们又想到了好办法。大家每次出乘前,都会在口罩上画上不同的笑脸图案,顿时让车厢里的乘务员们有了“活力”。其实,李云毅工作中这样细心的想法还有许许多多,处处都体现着他对这份工作的热爱,把车厢当成自己的家来照顾。
给小小旅客带上合适的儿童口罩
在口罩上画上笑脸
列车员在车上年复一年的工作,往返于同一条线路很辛苦,他们几乎是把列车当成移动的家。看似简单平凡的工作,却充满了对旅客平安的守护,更是职责的体现。
包头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鸿瑶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