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在十几米外的“跑道”尽头,运动员手持冰壶瞄准了跑道上的冰壶,用力推动冰壶撞击上去。对手的冰壶出局,自己的冰壶却留在终点的圆心上……击掌、雀跃,虽然没有呐喊,但是听力残疾人运动员的庆祝胜利同样精彩。
4月26日、27日,由内蒙古自治区残疾人联合会主办,内蒙古自治区聋人协会、包头市残疾人联合会、包头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包头市聋人协会承办的内蒙古自治区首届听力残疾人旱地冰壶比赛在包头康复中心开幕。两天的比赛中,来自全区8个盟市的听力残疾人旱地冰壶代表队的50名运动员通过这种全新的运动,展示自我,丰富残疾人的业余生活。
内蒙古自治区聋人协会主席韩伟介绍, 冰壶运动是一项集健身、娱乐、竞技为一体的竞技体育项目,具有很高的健身价值和观赏价值。旱地冰壶相比于冰壶运动对场地、天气的限制很少,同时,与仿真冰相比,旱地冰壶不仅造价低,且铺设、维护更简便,近年来,此项运动也在国内颇受青睐。本次比赛也为深化冬奥文化宣传、拟冰雪运动的普及、营造良好的冬奥氛围,起到积极的作用。
2018年,国家体育总局公布《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实施纲要(2018-2022年)》。为了大力推广普及群众性冰雪运动,助力建设“健康中国”,实现“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目标。今年在内蒙古自治区残联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在各盟市聋协的配合和努力下,各盟市聋协积极组队参与旱地冰壶技能的训练,切切实实地为旱地冰壶项目进入听力残疾人群体提供了可能性。来自通辽的五位成人选手是第一次接触旱地冰壶, 4月25日到达包头后,连夜进行训练,随后的比赛中一胜一负。领队用手语告诉记者,这是一项非常有趣的运动,不仅考验运动员的控制力,更考验运动员的头脑。
韩伟介绍, 近年来,内蒙古聋协一直致力于听力残疾人体育项目的探索和开发,先后成功举办了“飞镖大赛”“三人组篮球赛”等听力残疾人喜爱的运动项目,这些比赛不仅增加了听力残疾朋友的体育健身乐趣,也提高了他们的幸福指数,全面展示听力残疾朋友的精神面貌,让他们能更好地面对生活,融入社会。
举办内蒙古自治区首届听力残疾人旱地冰壶赛,是听力残疾人朋友们自强不息,超越自我的有力体现。如今,残疾人体育和健康已成为“全民健身”“健康中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残疾人朋友一起努力,共同谱写内蒙古残疾人体育事业发展的新篇章。
包头晚报全媒体记者 赵永峰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