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包头市南星现代农业有限责任公司加工车间里,经过挑选的红薯被制成红薯干和冰烤红薯,销往重庆等南方地区。
“我们从2012年开始注册‘南星’品牌,一直打造集基地——物流配送——社区便民店——产品采摘——观光体验为一体的都市农产品产业链条。这些年全靠农商银行的支持,企业才能走到今天。”南星现代农业负责人张三根继说。南星现代农业仅仅是东河区各大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一个缩影。
南星现代农业红薯加工车间
近年来,东河区立足区情实际,紧紧围绕“六稳”、“六保”工作要求,充分发挥金融部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职能,坚持三次产业一起上、大中小微一起抓、实体网店一起增等措施,为全区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提供金融保障。
普惠金融赋能 助力乡村振兴
“为了助力乡村振兴,我们将原有的金融产品整合起来,进一步降低授信群体准入门槛和利率,让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民享受到更大的优惠。”沙尔沁镇农信联社负责人介绍。
农村是金融洼地,如何引活水入乡村,是东河区金融办负责人脑中思考的问题。东河区以引导银行业机构加大金融支农力度工作为抓手,在以农村承包土地权作抵押担保的前提下,实现 “一地两用”,盘活农村土地资源,使得原来的“死资产”转变为了“活资金”,让农民手里的“承包土地经营权”变成一个“香饽饽”,为农户带来更多效用。
同时,鼓励商业银行围绕区域特点和特色农牧业产业发展,建立专营服务机构和专业支行,解决部分村镇金融机构空白问题。充分发挥邮政储蓄银行、农村信用社等机构网点覆盖面广、系统资源丰富的优势,强化网点功能建设,下沉信贷业务。鼓励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积极开发贷款新品种,出台“抗疫情 保民生”专项小额贷款,向866户农户发放贷款4177万元;发放支小再贷款110万元,保证农民春耕备耕。截至2020年底,为3174户农户发放贷款43578万元,有力支持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发展。
东河区金融办和银行工作人员入企服务
搭建互动平台 畅通发展渠道
在常态化防疫工作中,东河区金融办组织全区企业及驻区金融机构开展线上线下“政银企”对接活动10余次,为企业提供精准融资服务及指导,目前通过“政银企”平台累计为50余家企业发放贷款近3亿元,达成贷款意向近1亿元;实地走访调研平远物资、中氢能源、盛泰轮毂等企业30余家,深入了解企业生产及资金需求状况。
依托内蒙古股权交易中心东河区工作站,加大对东河区企业挂板上市的指导,邀请专业机构为企业提供创业辅导,积极推动企业上市挂牌融资,骆驼酒业等74家企业已在内蒙古股权交易中心展示板挂牌。按照行业类别,积极引导组建行业协会,促进驻地企业与本土企业在资源、资本和业务方面交流合作、融合发展。组建经济顾问组,搭建企业和政府沟通的桥梁。目前,已推荐综合经济、金融、城建、文化旅游、商贸物流行业领域40名专家顾问。截至2020年底,驻区各金融机构(不含蒙商银行数据)累计为全区1836家企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投放信贷资金297034万元。
包头晚报全媒体记者 吴艾霞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