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包头市东河区紧盯“三年行动目标”,聚焦关键部位、抓牢薄弱环节,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七大工程”,重点推进11个示范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农村人居环境呈现出“气象新、面貌美、活力足、前景好”的新局面。
风景如画的阿都赖村(来源:包头市东河区沙尔沁镇)
硬核整治 乡村环境“增颜值”
在农村人居环境诸多顽疾中,农村垃圾治理是块“硬骨头”。按照城乡环卫一体化思路,包头市东河区在所辖两个镇深入推进“户积、村收、镇运、区处理”的垃圾集中处理模式,聘用专业保洁公司、配备保洁员开展农村日常环卫保洁作业,实现垃圾日产日清。同时,不断加大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和采购力度,累计建成高标准垃圾转运站16座,配备垃圾清运车辆30辆,垃圾箱2000余个,对农村生活垃圾全部进行无害化填埋处理,极大改善农村整体环境面貌。
水污染治理也是必须攻克的“难关”,包头市东河区根据村庄不同区位条件、人口聚集程度、污水产生规模,因地制宜采用污染治理与资源利用相结合、工程措施与生态措施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整治模式,通过棚户区改造、城中村改造、美丽乡村建设等措施,包头市东河区33个村实现污水集中收集处理,其中26个村污水管网接入城市污水主管网,7个村建设了集中式污水处理站。其余16个离城较远、居住分散的村庄通过分散式户用污水设施处理生活污水,科学实施沟塘疏浚连通,优先整治和保护重要饮水水源地周边环境,逐步消除农村黑臭水体。
“加通”污水处理厂(来源:包头市东河区融媒体中心)
绿色革命 环保成为“新潮流”
“自从我家院内建成生态厕所,足不出户就能如厕,再也没有了过去臭气熏天、脏乱差的感觉,生活的幸福感一下就上去了。”家住沙尔沁镇什大股村的李大姐说道。
农村旱厕改水厕(来源:包头市东河区融媒体中心)
按照“宜水则水、宜旱则旱、方便的事要方便”的整治原则,结合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旅游发展需要,包头市东河区全面推进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建设和改造,大力推广建设标准化、规范化公共厕所,全面提高粪污无害化处理和公共厕所卫生水平。截至目前,累计完成新建公厕22座,改造177座,上级下达的4144户卫生厕所改造任务全面完成,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85%。同时,组织实施东富村污水管线铺设工程,将污水接入市政排水管网,什大股村、阿都赖村、海岱村、沙一村、沙二村、沙三村、河北村建设了集中式污水处理站,实现卫生厕所入室。
如何实现农牧业废弃物“变废为宝”,包头市东河区给出的答案是: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将农牧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纳入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项目,争取到位项目配套扶持资金500万元。按照《包头市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实施方案》,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对包头市东河区48家饲养户粪污综合利用情况与粪污设施设备进行调查摸底,推广粪污全量收集还田利用集中处理模式,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5%。
农民正在打捆秸秆(来源:包头市东河区融媒体中心)
积极推广秸秆能源化、肥料化、饲料化、原料化等综合利用模式,全力提升机械化水平,巩固禁止露天焚烧成果。截至目前,培育秸秆收集专业化合作社6个,建成秸秆收集加工储运站6个,配套秸秆收集储运大型机械28台,包头市东河区玉米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围绕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和农膜回收,开展测土配方施肥4000亩,化肥总用量减少100吨,棚膜回收率达100%,有效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长效管护 蓝天白云“伴身边”
为确保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任务落到实处,包头市东河区成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领导小组,切实强化推动力度。制定出台《包头市东河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细化分解任务目标,保证工作有序开展。建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联席会议制度,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确保按要求完成任务目标。
在此基础上,包头市东河区还制定《东河区农村公共设施管理维护办法(试行)》《关于完善农村环境卫生长效保洁管理机制的实施意见(试行)》《东河区农村环境卫生长效保洁和公共设施管理维护考核评比办法》等一系列环境治理长效管护机制,全力推进农村环卫保洁和公共设施管理维护常态化、精细化和制度化,现代科学的管护模式初步形成,居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显著提升。
乡村美丽风貌(来源:包头市东河区融媒体中心)
如今,包头市东河区广大乡村正展现着全新的面貌:错落有致的庭院,秀美如画的田园风光,蜿蜒乡间的柏油马路,一幅村净、景美、人和的美丽乡村画卷,正在这里徐徐展开。(杨程宇)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