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稀土高新区及稀土产业的发展正与“稀土之都”包头创新转型交相辉映、同频共振,让拥有白云鄂博这座富饶神山的稀土之城熠熠生辉。稀土高新区正以“科技之光”照亮“世界稀土看中国,中国稀土看包头”的鲜亮版图,锁定目标全力铸就稀土产业发展“强国梦”
自1959年我国第一炉稀土硅铁合金在包钢第二选矿厂出炉,到成为全国最大稀土原材料科研生产基地和应用产品研发基地,经过“挖土卖土”到“点土成金”的蜕变,包头稀土已脱胎换骨,形成完整的稀土工业体系和雄厚的产业基础。如今,稀土高新区及稀土产业的发展正与“稀土之都”包头创新转型交相辉映、同频共振,让拥有白云鄂博这座富饶神山的稀土之城熠熠生辉。稀土高新区正以“科技之光”照亮“世界稀土看中国,中国稀土看包头”的鲜亮版图,锁定目标全力铸就稀土产业发展“强国梦”。
“最强大脑”护航产业发展
1935年,当被誉为中国稀土矿床之父的何作霖向世界宣告白云鄂博探明稀土矿,包头这座陌生的城市便注定因“稀土”而备受世人瞩目。
从此,中国一代代稀土人薪火相传、驰而不息地将稀土“强国梦”传承延续。
1960年9月1日,国家科委向党中央提出拟在包头建立一个国家级的稀土研究中心。1961年,来自北京钢铁研究院、有色金属研究院等科研单位的319位工程师、技术人员陆陆续续来到包头,从事白云鄂博矿的综合利用研究。
马鹏起、熊家齐、窦学宏、陈希颖、倪德桢五位专家就是在那时来包的中国第一代从事稀土研究的“最强大脑”。
“那时,我们对于稀土的认知几乎为零,很多技术问题,都是边学习、边交流、边攻破。”老专家陈希颖回忆说。
“稀土产业发展的基础打牢了,方毅副总理七下包头,抓包头稀土研究的技术攻关,并连续8年组织召开科技工作会议,无疑将稀土产业的发展推上一个新台阶。”老专家马鹏起告诉记者,正是“科技工作会议”的持续推动,集结了全国的稀土科研力量,攻克了国外传统的稀土提取技术并进行自主研发。
产业可持续发展,需要一代代有志青年接力奋斗。
1984年,对稀土的了解还停留在“懵懂”状态的黄焦宏刚刚从内蒙古大学物理系毕业,被分配到包头市稀土应用技术研究所工作。
1987年,从内蒙古大学稀土化学系毕业的孙喜平也分配到一家市属研究所开始接触稀土。
然而,他们的发展之路截然不同。
师从徐来自研究员的黄焦宏,和恩师一道致力于“磁制冷技术”的研发,于2001年设计研制了国内第一台磁液体磁制冷机样机和国内第一台往复式室温磁制冷样机。2014年研制的复合式室温磁制冷机(冷藏柜)最大制冷温差达到23℃,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而草根创业者孙喜平,带着不服输的倔劲儿,一手打造了包头唯一一家可生产全产业链产品的民营企业——包头金蒙汇磁材料有限公司。企业以粘结钕铁硼和烧结钕铁硼为发展重点,下线的变焦马达和振动马达产量位居国内第一。
2015年5月13日,在泥土中搞农业项目多年的池建义带着中科院领导的嘱托,受命到包头筹备组建稀土研发中心。他实施“1+1行动计划”,让企业青年科研骨干与中科院专家“一对一”交流,“点对点引智”,为企业培养“技术总工”,经他“牵线搭桥”成长起来的稀土科研后起之秀,已经撑起包头稀土产业科技创新的新天地。
“硬核科技”助力产业腾飞
全球至今发掘出的矿物约有3800多种,白云鄂博矿区面积约48平方公里的有限范围内,就含有71种元素、矿物172种。如何把稀土从资源复杂的矿石中分离出来,这是稀土产业发展需要破解的第一个“卡脖子”技术难题。
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老一辈稀土人先后攻克了白云鄂博矿中稀土的选矿工艺流程、湿法提取工艺流程、火法冶炼工艺流程、稀土在钢铁等领域的应用等难题,让稀土真正破土而出,稀土对于中国科技发展的推动力也开始显现。
“1992年包头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挂牌,着力推动了包头稀土产业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马鹏起回忆说。
1996年11月,稀土高新区完成“九五”产业发展规划,确定了“一业为主、五业并举,多元联动,整体优化”的产业发展方针,明确了以稀土高新技术为主的新方向。
通过明晰的发展思路和对产业的深耕细作,目前,包头已推动全国最大的综合性稀土科技研发机构包头稀土研究院成为“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和“神舟号”飞船关键材料的供应者之一,为我国国防、航天事业做出重要贡献。科研机构“中国科学院包头稀土研发中心”已突破5项核心技术,孵化科技企业20家。
在科研力量的强势助推下,高新区一个个国内、国际“首创”、“第一”纷至沓来。
如今,高新区正努力承担稀土科技创新发展新使命,争做在科技创新道路上永不停歇的追梦人。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