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笃超:四川省威远县人,1956 年来到包头,跟随苏联专家学习装甲钢冶炼技术。20 世纪 60 年代,随着中苏关系的紧张,苏联中断了镍、钼等战略物资对中国的输入,官笃超等冶金、材料科技人员和工人,在工厂领导和兄弟单位的指导协助下,经过多年艰苦努力,成功研制出了我国第一代“无镍 601 装甲钢”和第二代“少镍钼抗低温 623 装甲钢”。
82 岁的官笃超,回忆起在包头的 60 年葱茏岁月:炼钢炉前的火焰、专家舞会的场景、校对不能直译的俄语、专家临别前的依依惜别之情以及研制两代钢种的艰辛……每一段记忆, 都充盈着那一代人的青春和苦涩,值得如今的我们细细咀嚼与回味。
记 者:
您是什么时候来到包头的?
官笃超: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我毕业于重庆工业专科学校,1956 年来到包头。
官笃超赴日本进行技术考察
1951 年 8 月,我考入重庆西南兵工专科学校(1952 年后改为西南第一工业学校、重庆工业学院,现为重庆理工大学),学制五年。在重庆学习 4 年专业,1955 年 8 月,派我们去沈阳学习俄文, 1956 年 8 月毕业后,服从国家分配来到内蒙古一机厂工作。当时,人事科问我想当翻译,还是搞技术,我说搞技术,故分到冶金科当技术员。
20 世纪 50 年代初,中苏关系很好,是社会主义同盟,给我们的援建项目和技术当时很先进,苏联来华的专家也很敬业,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丰富的经验。
1954 年中苏签约时,给一机厂的主产品是 T-34(二战时苏联的主战坦克。1943 年 7 月库尔斯克会战时,苏德双方投入近万辆坦克参与会战,当时是苏联的 T-34 对德国的豹式)。
1955 年时,苏联改为更先进的 T-54。1956 年苏联给我们的是 T-54A,采用了双向稳定器(原来的坦克是停在固定位置开炮射击,现在可在行进间开炮,争取首发命中)。这在 20 世纪 50 年代是相当先进的。
苏联共派来华专家 40 多名,虽然他们有些技术是保密的,但在面对中国技术人员的问题时,他们都会尽力回答,如果回答不上来,面子上过不去。
记 者:
你们是怎么学习炼钢的?
官笃超:
1957 年 1 月,领导派我到天津钢厂实习,天津钢厂是日本侵华时期建造的钢铁厂,当时在国内的管理和技术都很成熟。我去天津钢厂是实习技术员,钢厂共有 2 台 50 吨碱性平炉(扩装到 70 吨),一机厂是 35 吨碱性平炉(1959—1960 年曾扩装到 50 吨)。
钢厂把我分到 2 号平炉实习,指导我的师傅是两名经验丰富的 8 级炼钢工,炉长李桐来,工长李金海。因为平炉炼钢的组织结构很严密,我从炉长第三助手学起,时间 2 个月,然后做二助手、二副手 3 个月,一助手 3 个月,炉长 6 个月,工长 6 个月。
我到天津钢厂实习计划是 20 个月,但因苏联炼钢专家来到包头,1968 年 6 月我奉命回厂,协助专家工作并向他学习。
专家全名叫叶夫根尼•米海依洛维奇•普里巴夫肯,30 多岁,莫斯科钢铁学院毕业,在苏联工厂任工程师、工长。
由于中苏关系的重要,中方对苏联专家非常重视,他们的文件、图纸就好比圣旨,绝对不允许变动,不论合理不合理。
比如,苏联人的平均身高在 1.8 米左右,可是来一机厂平炉炼钢的老师傅都是 1958 年从重庆钢铁公司调来的,个子普遍不高。每座平炉有三个炉门,每个炉门中央有一个 100 毫米的圆形窥视孔,用来观察炉膛内的火焰、钢液、熔渣等反应……由于图纸是按照苏联人的身高设计的,我厂工人观察炉内情况很不方便,我想把窥视孔的高度降下 150 毫米,但专家不同意(专家回国后,我请示领导后才把图纸改了)。
1959 年前,一机厂共有 3 个平炉炼钢技术员,其中 2 个是1955 年毕业(铸造专业改炼钢)后到苏联实习回厂的。陆义芳在工地配合平炉基建,李华忠在上钢三厂试制炮塔,只剩我一人陪同普里巴夫肯专家工作,向他学习。当时,平炉开工前所有冶炼、浇铸等工艺文件,要全部翻译校对后由专家审定,平炉开工后随专家参与现场试炼装甲钢……直到 1960 年 10 月专家回国。
专家对冶炼工艺很熟悉,但对平炉验收、炉底烧结、浇铸工装等不熟悉。经请示领导后,我多次去昆区请包钢护炉技师(丁桐富、肖光海、孙宝仁等)来厂指导。
记 者:
听说您本来要去苏联学习,但后来没有去?
官笃超:
因中苏关系恶化,停止了出国培训,领导才派我去天津钢厂实习。我一点不后悔,在天津钢厂的 18 个月使我各方面收获很大,不仅让我开阔了视野、熟悉了工艺、学会了技能(扔锹、打锤、炼炉、护炉……),还体验了炼钢师傅们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的精神,为我以后的人生和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终生感念天津钢厂和二李师傅对我的启蒙教导。
苏联专家到厂需要翻译、复制的文件、规程、图纸约 24 万多份。当时,工厂专设有翻译科,有几十名俄文翻译。另设有专家办公室,工厂从海拉尔招来一批小姑娘(她们会说俄语),做专家办公室服务员。
1956 年 8 月至 12 月,我在冶金科从事冶铸译文的技术校对, 因为有的翻译懂俄文但不懂技术,他们翻译的东西有时是直译。以炮塔验收射击试验为例,验收中有一条“试验合格不合格,打得要像‘戈比’一样”。这种直译的文字,让人很难理解。
其实,苏联的纸币叫“卢布”,硬币叫“戈比”(1 卢布 =100 戈比)。所谓打得像“戈比”一样,就是用硬币来形容打击后炮塔损伤情况。换作技术叫法,就是高速炮弹射击后,炮塔虽然击穿,但四周没有裂纹。
这种语言翻译,就如同中文翻译成英文一样,不能完全直译。有如中国菜“夫妻肺片”“麻婆豆腐”,如果是直译的话,就成了用夫妻的肺切片做成的菜、长了麻脸女人做的豆腐。文字直译没错啊,但真实意思就大相径庭了。
当时,一机厂一共来了 40 多名苏联专家,工厂除了要配合他们工作外,还要照顾专家及夫人们的生活。当时没有什么娱乐项目,一部分专家喜欢打猎,若天气好,礼拜天时工厂会派车带着专家去大青山郊游、打黄羊。打完黄羊在食堂吃,三毛钱就能买一大碗黄羊肉。
还有一部分专家及夫人喜欢跳交谊舞,到礼拜六晚上 7 点钟,工厂常在厂灯光球场集合,用大轿车拉二三十个男女职工去东河宾馆,陪专家及夫人们跳舞助兴。一般去宾馆跳舞的女的要漂亮,男的要会俄语。我去过两次,舞厅不大,厅旁摆有各种水果、点心……1959—1960 年,正是国家困难时期,一般场面很难见到水果、点心,除非专家或夫人们力劝,中国人谁都不会去取东西吃,因为心里都明白:这不是爱面子,而是要尊严!
1960 年,包头交际处(现在的包头宾馆)落成后,专家们迁住昆区,舞会也随之迁往。
约 1960 年 10 月,普里巴夫肯专家和夫人、孩子奉命回国,我和翻译同去宾馆送别。与专家共事两年,受益良多,虽无私交,也心怀感念!
记 者:
请简单介绍一下研制 601 装甲钢的情况。
官笃超:
苏联的装甲钢均是以镍、铬、钼(Ni、Cr、Mo)为基础的合金钢, 其中镍和钼都是国际上传统的战略物资。当时国内没有,西方国家封锁进不来,这些战略物资都是由苏联供应我们,但中苏关系恶化后,苏联终止供应镍,为此,部、局领导多次来函来电要求工厂试炼无镍装甲钢。
镍元素在装甲钢中有很重要的作用。一般而言,物体硬度越大,韧性越差,韧性越好,强度硬度越差,装甲钢要求有很高的强度、硬度和韧性,而镍元素恰恰能在保证钢铁强度硬度的同时,不降低钢的韧性,尤其是低温韧性。
1959 年 4 月 15 日,一机厂平炉投产,一炉钢要用 300 多公斤镍。曾经有一个管合金烘烤的工人偷了 8 公斤镍锭,卖给红房子一家废品收购站,被判刑 8 年,可想而知镍在钢中的重要性了。
资格证书
虽然关键元素镍没了,但装甲钢的冶炼不能停。当时第五机械工业部要求必须找到镍的替代品,所以我们开始试炼无镍 601 装甲钢。
1958 年,苏联彻底中断了对我国镍的供应,那时候一机厂还有一些镍的库存,所以炼钢的量已经变得非常小了。寻找镍的代替品时,苏联专家还在厂,他们还不知道镍材料的中断,也不知道苏联高层发生的变化。所以,我们当时试炼 601 钢,均安排在礼拜天或者晚上。
从 1960 年 4 月开始,经过近 3 年的艰苦努力,我们用一些其他材料替代镍,并调整冶炼、热处理工艺,终于试制成功了。工艺和性能稳定,达到军方技术条件要求,于 1963 年 3 月经国家批准定型,并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我得奖金 60 元,正好等于我当时的月工资)。
通过 10 年的生产、考核,我们又发现无镍 601 装甲钢有三个缺陷,一是淬透性不足,二是低温性能差,三是材料供应困难。
为此,1970—1975 年,工厂进行了第二代装甲钢 623 钢的研究试制,又历经 4 年苦战,623 钢研制成功,各项指标完全达到设计和军方要求,于 1975 年 5 月经国家批准定型,一直生产至今。
我认为两代钢种研制成功的意义有四点:
一是在资源供应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保证了工厂数十年军工生产的正常运行;二是改善、提高了坦克车辆的防护能力;
三是锻炼、培养了工厂冶炼、材料科研技术队伍;四是证实了一机人“忠诚敬业、艰苦奋斗、开拓进取、无私奉献”的宝贵精神!
记 者:
当年物资很匮乏,生活很艰苦吧?
捣炉机
官笃超:
当时国家穷,职工更穷,穿的在身上,吃的在肚里。
我家里没有一把锁,因为没啥值钱的可以锁,仅房门有个插销。我爱人在厂医院工作,常倒夜班,家里必备和值钱的东西是一个马蹄表、一支手电筒、一辆自行车(30 元买的旧车)。厂里不分干部、技术员和工人,每天都是一样地要求“苦干、实干”。炼钢人
三班倒,八小时值守在炉前劳动,一炉钢约炼 7 个小时,炉前温度高(出钢温度为 1620℃—1635℃)、粉尘大、重体力……国家体谅工作艰辛,困难时期给炼钢人每人每月粮食定量 52 斤、夜班粮 8 斤,每月发 3 斤保健肉和 8 元保健费(当时普通职工和市民,每人每月供应 29 斤粮、半斤肉)。记得 1960 年冬天,我和爱人一顿饭吃了 6 斤带骨羊肉(2 个月的保健肉)!
当时那代人“以苦为荣”,认为参加工作是参加革命,而不是为挣钱……
(记者:洪彬)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