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成荫:一位白发覆顶、清瘦干练、儒雅中透着些许锐气的老科技工作者、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他搞起科研就像骁勇的斗士,天天和科研难题角逐,直至最终战胜它们。今年 72 岁的他,仍然奋战在内蒙古一机集团科技前沿,这不仅仅因为他是科研专家、科技带头人,更基于他对科研事业的执着和热爱,他把自己毕生的心血都献给了无声的“战场”。
马老出生在物质匮乏而精神昂扬的时代,壮年的他在时代的滔滔大潮中,在国家发展和企业需要的紧要关头意气风发,是历经艰苦而无私奉献的一代。此次有幸采访到马老,希望能从老人家对过去那些光辉岁月的回忆中还原他们那个时代的气息与温度,让我们后辈加深对青春、对人生的感悟。
记 者:
马老,您是老牌大学生,当时上大学学的是什么专业?
马成荫:
我出生在河北的一个普通人家庭。在党的培养下顺利读完中学,于 1963 年来到北京上大学,就读于北京理工大学(原北京工 业学院)特种车辆设计专业。1968 年 12 月至今,一直在内蒙古一 机厂从事军品科研设计工作。
记 者:
马老,您是一机集团资深的主战坦克设计师之一,能谈一下在研制我国自主设计和制造的主战坦克时,您主要承担了哪些任务吗?据说 1999 年 10 月 1 日国庆 50 周年大阅兵时“三代坦克” 也参加了,而此后您又参加了对三代坦克的技术改进?
马成荫:
我是在 1977 年至 1983 年参加我国自主研制的三代坦克的,是内蒙古一机厂负责三代坦克液力机械综合传动装置的主研人员之一,任三代坦克行星变速机构项目负责人,参加大功率液力变速器项目研制,是主研人员之一,该项目在三代坦克整体核心技术中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水平,获得中国兵器集团一等奖。
1999 年 10 月 1 日,在国庆 50 周年阅兵式上,由工厂研制生产的 12 辆三代坦克与 96 式主战坦克列成整齐的方队,凝聚着一机人的汗水和辛劳,带着全厂职工的自豪和骄傲,威风凛凛地驶过天安门广场,接受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这项产品,成为一机集团奉献给祖国母亲 50 岁生日最珍贵的礼物,并被国防科工委授予金奖。
当时,为了使这项产品性能更高更精,更适合装备部队需要, 更方便批量生产,阅兵后,一机科研所的技术员们对这项产品进行了不断的改进,大家心里想的就是用最好的产品装备部队。
我记得那年深秋,所里接到当年改进的样车进京参加国家陆军装备十年成就展的通知,大家非常激动。但我们也知道这是一场硬仗,说是硬仗,首先表现在时间的紧迫上。我记得特别清楚,9月底我们还在和上级单位商量改进方案的事,没过几天就接到了样车参展通知,可以说时间非常紧,任务非常急。面对艰巨的参展样车的研制生产任务,科研所干部职工迎难而上,大家知道这项产品是陆军装备的“杀手锏”,它代表着我国军队现代化建设和部队的先进装备,代表着国家和领导的关注,同时也代表着一机集团的形象,代表着我厂第二年的订货和军品市场,关系着全厂干部职工的生存。
我们承担的是参展样车研制生产的头道工序任务。接到任务后,全所总动员,一切工作给参展样车让路,为参展样车按时顺利完成创造了有利条件。承担主要任务的领导与技术人员昼夜奋战, 抓紧出图,第二天就将外协件图纸全部到位,第三天就把厂内的图纸下到各生产分公司,两天时间出图 130 多张。工作中,采取了特事特办,超常程序,设计、工艺、加工一条龙的办法,为生产单位零部件生产装配抢出了时间。当时的生产单位仓储配送中心、六分公司、三分公司、五分公司等单位组成专业小分队昼夜突击奋战,按要求保质保量圆满完成了任务,受到上级领导的高度评价。
记 者:
马老,您在军工厂工作了 50 多年,在这漫长而忙碌的岁月里,让您最难忘的是哪件事?
2003 年,在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军贸工作会议上,马成荫荣获“军贸工作先进个人”奖(前排获奖者左一为马成荫)
马成荫:
最难忘的是 2002 年某装备产品项目在科研试验室进行动力舱的试验。那个车的动力舱由于有少量技术尚未完全突破,所以试验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我作为这个项目的副总设计师,必须每天都要盯在试验现场,与其他科研人员一起处理出现的问题,尽快找出原因,尽快提出解决方案。而当时恰好后山试车队也在安装这个装备车的底盘部分,同样也需要我到现场配合,于是就只能每天前山、后山两边跑,根本顾不上吃饭,经常工作到凌晨两三点才能回家。
经过 20 多天时间没日没夜的苦干,又赶上炎热的夏天,我们身体都有些支撑不住了,但大家根本顾不了这些,坚持与工人们爬上爬下,有时一天要在试车队与试验室之间跑四五个来回,直至最终解决了技术问题。
2008 年 8 月,在巴基斯坦帕努亚齐试验结束时,中巴双方参加试验的人员留影(前排左五为马成荫同志)
还有一件事是 2004 年,为了完成某装备外贸产品项目的对外宾表演任务,科研所于年初在后山试车队进行表演前的火炮摸 底试验。试验场白雪覆盖,天气奇寒,我当时也是近 60 岁的人了, 不但要与大家一起在冰天雪地里进行试验,并且还要随时解决出现的问题,现在想想真不知道是怎么挺过来的。
就这样,我们每天与试车工人吃在一起,很晚才能下山,一待就是十天半个月的时间。同事们见我年老体弱,都劝我休息半天, 可任务那么急,我怎么能休息呢,就是回去也睡不着啊,还不如在现场心里踏实呢。在那个年代,人们所要承担的责任远比个人的名利重要得多啊。
记 者:
听说您当年曾经负责过工厂外贸坦克的技改工作?
马成荫:
多年来,在上级领导的支持下,我们根据国外不同国家用户的需求和技术要求,在保证产品技术状态的前提下,对外贸坦克进行适应性改进。为了使这项产品尽快投放并不断扩大外贸市场,那时候我们经常深入部队,一住就是几个月,顾不上家里的老小,征求并吸取部队在使用过程中的意见,仅 2002 年所改项目就达到 20 多项。
2009 年至 2013 年的四年间,我们厂完成了我国对摩洛哥、缅甸、孟加拉等多个国家的军贸供给任务,占领了多国坦克贸易市场。为此,上级部门和工厂领导对我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2004 年,我获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并被聘任为兵器工业集团公司科技带头人。
记 者:
马老,您退休这么多年了仍然还战斗在科研一线上,您的感想是什么?
马成荫:
我作为兵器工业集团公司第一批科技带头人,在 65 岁退休后仍然主动提出坚持在科研一线发挥余热,我认为,我们作为老一辈科研人员,积累了一辈子研究坦克的经验,越到这时候,越不能忘记培育新人。例如在某装备传动转向项目近一年的科研试验
中,几位年轻的科研人员在我的细心栽培指导下,理论和设计水平均有了长足的提高,后来都成为某装备传动核心技术的骨干。我们这些老同志就像一台播种机,毫无保留不断地将科技的苗种撒在一机集团这片土地上,并不停劳作,因为我自信,科技之树终会成荫啊……
2001 年 5 月,马成荫(右一)与同伴在工厂生产的 90-Ⅱ外贸坦克前留影
采访手记:
在采访中我了解到,多年来,马老作为产品研发的管理者和技术带头人,带领科研人员先后承担了十多种车型部件、系统和整车的研制,并圆满完成了多项高难任务。从马老得意的神态中, 我能充分感受到一位兢兢业业的科研专家的自豪感。马老艺高不忘与时俱进,他更新观念,更新知识,带头学习新理论、新业务,不断加强对主动防护、激光干扰等知识的学习。他明白,只有这样, 才能跟得上世界军品发展日新月异的快速变化。
采访即将结束时,马老又接到有关领导电话,根据巴基斯坦的需求,让他第二天赴巴基斯坦进行某产品改进项目的谈判。这对 72 岁的他来说既是信任又是挑战,他笑着说:我会克服各种困难满足巴方要求,尽全力完成任务,绝不辜负领导的重托。
这就是让人尊敬的马老,把毕生献给无声“战场”的马老。
(记者:王艳萍)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