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与足球,听起来毫不相干,可是,在太仆寺旗幸福乡进展村,产业扶贫使得脱贫和足球紧紧捆绑在一起,点燃了贫困群众的脱贫致富激情。
4月28日,进展村贫困户李桂花正在车间里手工缝制着一颗足球。“我去年11月参加了培训。按现在的进度,我每2天能缝制3颗足球,按1颗球30元发工资,1个月至少能挣1300多元。”李桂花和记者聊天中,1颗足球基本成型了。“等技术熟练以后每天缝制2颗球不成问题,到时挣得就更多了。”她对靠着足球脱贫致富充满了信心和憧憬。
足球和脱贫怎么会产生了碰撞?“自从大学毕业在老家创业后,我总想为如火如荼进行当中的脱贫攻坚战尽一份力。后来就想到了足球扶贫的点子,这与旗里的产业扶贫思路不谋而合。因为是灵活就业,也不耽误贫困户平时干农活儿。希望今后这个项目能够做大,可以带领更多的贫困户脱贫致富。”太仆寺旗昌海文化体育用品厂负责人李海倩讲述了足球扶贫产业的来龙去脉。
进展村位于太仆寺旗最南端,2014年列入贫困村。目前,该村有28户50人尚未脱贫。
今年1月,进展村手工缝制足球扶贫车间正式建成投产。具体运营中,太仆寺旗昌海文化体育用品厂负责来料加工、技术培训,并以每颗足球20元的标准发放手工费,再加上政策性补贴10元,工人每缝制1颗足球,就能挣30元。截至目前,进展村还未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49人接受了2次培训,有17人已熟练掌握了手工缝制足球的技能。
太仆寺旗扶贫办负责人林国东说:“为了解决贫困户闲散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的问题,通过和培训机构合作,我们引进了足球缝制项目,并在进展村、红喜村等4地开展了4期培训。通过培训,建档立卡贫困户成为产业工人,有效解决了贫困户家闲散劳动力的就业增收问题。”
在具体运营中,足球缝制扶贫车间采取“支部+公司+贫困户”的带贫模式和“ 2个1”激励机制。“支部+公司+贫困户”即为村支部组织建档立卡贫困户积极参与手工缝制足球产业,利用扶贫培训资金支持有资质的培训机构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为期1个月的不间断培训和后期合作,促进贫困户增收。“2个1”激励机制是扶贫培训资金采取基本培训资金和阶梯式奖励资金,激励公司和建档立卡贫困户提高参与的积极性。同时,乡政府拿出部分扶贫资金对培训期间建档立卡贫困户每缝制1颗足球奖励10元,鼓励建档立卡贫困户更加有信心从事足球缝制工作。
思路宽则天地宽。据林国东介绍,太仆寺旗还将在全旗范围内建设拖鞋制造、服装加工、纸塑产品制造等车间,就地解决贫困户家闲散劳动力的就业和增收问题,尽快让贫困户实现稳步脱贫。(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巴依斯古楞)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