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国家生态环境部公示第二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初选名单,作为47个入选市县之一的兴安盟阿尔山市,11月27日,正式成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的背后凝聚着阿尔山市所有生态文明建设者的心血和智慧,浸润着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坚守。
从“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到获评中国气候生态市;从获批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地区、兴边富民重点市,到获评全国第二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阿尔山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路上一步步扎实推进。
“依林而建、因水得名”。良好的生态环境资源是阿尔山的发展之基、立市之本。近年来,阿尔山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考察内蒙古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始终遵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牢牢守住“生态、发展、民生”三条底线,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全市“天字号”工程,突出旅游主导产业,取得了显著成绩。
强化绿水青山养护、让生态资产保值增值,藏富于绿水青山。从2002年开始实施禁牧退耕,到2012年全面实施禁伐,牢牢守住“绿水青山”,筑牢生态安全屏障;2012年以来实施天保工程,累计投入资金10多亿元,实施天保工程1000余万亩、公益林管护20余万亩,完成封山育林100余万亩、植树造林30余万亩,水土流失治理20余万亩。
依托生态旅游资源,打造生态旅游体验区。以阿尔山5A级景区和阿尔山世界地质公园为核心产品,开发了10条特色旅游线路和3条跨境旅游线路,不断提升旅游产品质量;累计投入资金5.2亿元,建设旅游公路161公里、停车场16万平方米、木栈道2.7万延长米、环保厕所28处,不断推进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举办杜鹃节、圣水节、冰雪节等节庆活动,
让生态经济化、经济绿色化,探索出生态建设和经济良性互动的绿色发展方式。通过“旅游+”模式,大力发展观光、休闲农业,实施了“花海乐土”和特种动物综合养殖项目,丰富休闲观光农业内容。探索“工业+旅游”的发展道路,引导矿泉水企业景观化建设,在工厂内部建设观光通道,挖掘水文化,讲好水故事,建设互动休闲、寓教于乐的多功能展厅,通过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和多种表现形式,提升“白金产业”的旅游附加值。
打造论坛会展经济,彰显优美环境魅力。几年来,阿尔山不断进军论坛会展经济,努力打造北方论坛会展之都。先后成功举办首届阿尔山论坛、开发性金融与健康产业发展研讨会、阿尔山绿色·健康·发展国际论坛、世界温泉大会等20余个高端论坛会议。论坛经济快速发展,为推动全域旅游、四季旅游及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阿尔山市持续推动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构筑了以旅游业为主体、以环保型工业和特色农牧业为两翼的发展格局,践行“两山理论”,下功夫做大做强全域旅游、四季旅游。2017年旅游人数达到359.7万人次,是2012年的3.3倍,年均增长26.7%;旅游收入实现45.4亿元,是2012年的3.5倍,年均增长28.4%;带动旅游从业人员达4万余人。
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气达标率97%以上,2015年以来未发生重污染天气,辖区4镇全部获批“国家级生态乡镇”。制定出台《阿尔山市领导干部环保工作考核办法》《阿尔山市党政领导干部生态损害责任追究办法》《阿尔山市环境保护职责考核办法》,深入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坚持贯彻环保工作“一票否决”制度。同时,先后出台《阿尔山市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三年行动计划(2018年至2020年)》《阿尔山市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2018年实施方案》,落实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切实解决影响河湖健康的突出问题,严格控制污染源。
守护绿色家园,预防森林火灾。通过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成立100人森林消防大队,建立了防火指挥中心,新增智慧阿尔山远程监控设备,监控范围覆盖整个施业区,实现了24小时时时监控;改变防火工作格局,特别是在防范境外火工作方面创新举措,从边境堵截转向境外预防,成立了首支境外防火中队,在蒙古国一侧租赁土地4.5万亩,近3年成功堵截蒙古国火灾3起,连续14年无重特大森林草原火灾发生,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1‰以内。
在防治水土污染上,举全市之力全面推进阿尔山市污染防治工作,全面落实“水十条”“土十条”,深入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污染地块名录、开发利用负面清单,建立村庄垃圾集中处理机制,实现城镇垃圾处理设施全覆盖;全面落实“气十条”,大力推进工业企业达标改造,积极探索实施镇村冬季清洁取暖计划。全面推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度,构建系统完整、实施有效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累计投入资金40亿元,全面实施棚户区改造工程。累计征收房屋9688户、62万平方米,同步建设回迁小区23.4万平方米;投入资金15.8亿元,完成镇村道路硬化300公里,铺设供水管线76.5公里,改造污水管网22公里,垃圾处理厂、天池集中供热一期等项目相继投入使用;拆除农村危旧房5万平方米,清理垃圾5000多吨,种植绿化树1万多棵,农村垃圾收处体系基本建立。成功获得住建部2017年“中国人居环境奖”。(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胡日查 见习记者 高敏娜)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