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包头新闻网首页

【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 奋斗在一线】“这段经历让我终身难忘”

“挂职马上结束了,事儿还更多了。”在陪同自治区一家保险机构负责人下乡考察时,42岁的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副旗长王强说,语气里透着不舍。

一段时间以来,包括中国人寿等多家保险、信托机构纷纷到察右后旗结对帮扶,王强负责协调对接、陪同考察、组织签约等工作。他拿出百倍精神,努力使双方尽快达成合作共识,争取扶贫项目、资金早日落地。

2016年11月,受中组部和当时的中国保监会(今年与中国银监会合并后为中国银保监会)指派,当时在北京市保监局工作的王强来到由中国保监会定点帮扶的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挂职副旗长,为期两年。

初来乍到,之前对于定点帮扶工作并不熟悉的王强主动向当地同志学习请教,积极下乡调研,以最快的速度掌握情况,很快工作便上了手。白音察干镇西泉村是中国银保监会选取的产业帮扶试点示范村。2017年以前,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共有104户185人,全村一半以上人口收入在贫困线以下。结合西泉村有养牛基础、饲草料充足等条件的实际,王强调研后,与旗、镇两级政府共同研究决定发展肉牛养殖产业。

在旗政府每头牛补贴5000元的政策扶持下,王强从保监会协调了60万元扶贫资金,每头牛再补贴2500元(非贫困户补贴2000元),贫困户只需花2000多元就可以购买一头价值1万元的基础母牛。母牛当年可下崽。一头六七个月的牛犊能卖六七千元,增收效果非常明显。

西泉村村民高度认可养牛产业,自发减羊增牛。2018年,在旗里5000元补贴政策取消的情况下,全村村民依然积极买牛。仅仅一年多,全村肉牛存栏就由2017年初的40头发展到今年底的400头,该村贫困户目前只剩下了21户35人。现在,西泉村成了当地有效进行产业扶贫的名片。

去年,村里的贫困户张满在扶贫干部的积极建议下,购买了两头总价1.9万元的基础母牛,自己只花了4000元。母牛下了一公一母两头牛犊,公牛犊卖了7000多元,纯收入五六千元,母牛犊留作基础母牛继续饲养。今年,张满顺利脱贫。

“经过详细了解,我发现一些生活并不宽裕的非贫困户同样有发展肉牛养殖的意愿,所以我们对非贫困户也进行了补贴,这对于形成产业优势十分有利。”王强说。

王强充分利用自己的行业优势,积极争取多家保险机构和相关单位的项目、资金在察右后旗落地。他推动“7.8保险扶贫公益跑保险捐赠”项目成功落地察右后旗,由中国平安人寿保险公司为全旗4095名贫困人员捐赠意外伤害、意外医疗、重大疾病保险,总保额达1.27亿元。王强还筹集经费120万元,为4个移民新村各新建一处面积达200平方米的党组织活动阵地,以满足嘎查村办公议事、党员活动、便民服务等综合需求……

王强说话声音不高,看上去温文尔雅,但在工作中碰到一些问题时,他会变得非常强硬。看到结对帮扶的一个村子易地搬迁的新房因为质量原因贫困群众迟迟不能入住时,他怒了。他多次与相关方面协调,房屋最终得到较好修缮,20多户群众终于住进了新房。

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王强认为,区域性贫穷落后表面看是资源匮乏、自然环境脆弱所致,实际上是没有找到发展经济可依托的核心产业。所以,因地制宜做好产业发展规划、选定引领龙头企业、政府做好配套措施和资源整合是脱贫攻坚的根本。

今年,王强推动察右后旗与一家企业谈成一笔总投资1亿元的肉牛养殖项目,目前项目正在施工建设中。该项目将通过土地计算资产入股分红、肉牛托养育肥、饲草订单种植、设置扶贫打工岗位等4种主要模式,帮助当郎忽洞苏木黄羊城等8个无产业基础、集体经济发展困难的行政村42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 906人实现稳定增收脱贫,长远来说更可成为察右后旗的一个支柱产业。

回顾两年的定点帮扶工作,王强很感慨。他说:“我不但了解了基层群众的苦乐悲欢,更重要的是参与了脱贫攻坚这项伟大的事业。这段经历让我终身难忘!”(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钱其鲁)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注销须知 ×
我已阅读并同意注销须知
身份验证 ×
点击切换图像验证码
确定
确认注销 ×
注销账号后
请谨慎操作!
确认注销账号

登录黄河云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