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包头新闻网首页

【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 奋斗在一线】“新配方”的魅力——清水河县精准扶贫新探索

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宏河镇,曾经寂静的山塆,从2017年7月开始,“长”出一个亮丽的移民新村。

青砖灰瓦、亮堂堂的红门,200套新楼房整齐排列,这个占地114亩的新村,手工坊、村史馆、服务大厅、生活超市等公共服务设施一应俱全。“原来家里的一间土窑住了四辈人,地也是坡梁旱地,做梦都想搬出去呀!哪里能想到现在只需要掏3000元押金,就能住上这漂亮的新瓦房,厨房、卫生间、前后院都有,心里太满足了!”搬到这里的贫困户牛玉何感慨地说。

不光要搬得出,更要稳得住、可发展。为了能让贫困农牧民告别恶劣的生存环境,过上宜居新生活,清水河县从顶层设计、纵深推进到基础布局不断创新思路,以韧劲和狠劲做好加法,积极探索精准扶贫新模式。尤其是在“三种五养一旅游”产业脱贫“新配方”的带动下,去年直接带动脱贫1288人。

“早就听说养奶牛挣钱,可是咱不会养,又没有本钱呀。”牛玉何已经60多岁,患上支气管炎后,本来就没多少收成的10亩坡梁旱地也打理不成了。老两口哪有多余的钱买奶牛?

帮扶干部告诉他:“你家的情况我们都了解,奶牛你不用掏钱,我们用扶贫资金帮你买奶牛,再放到养殖场托管,平时啥心都不用操,啥事也不用管,年底等着分红就行了。”弄明白托养模式后,牛玉何爽快地同意了,他签了1头奶牛和50只土鸡的托养协议。

在清水河县的托养菜单上,贫困户还可以选择托管肉羊、肉驴、奶山羊、土鸡。这样一来,企业扩大了养殖规模,还可享受政府提供的优惠政策。贫困户避免了建圈舍、学技术等难题,直接享受年底分红,风险小、收益稳。同时,玉米青贮能就地转化,可辐射带动周边农户的种植热情。

“对有生产经营能力和发展愿望的贫困户,我们通过以蔬菜、小杂粮、经济林和肉羊、肉牛、肉驴、奶山羊、土鸡养殖以及生态旅游为主的‘三种五养一旅游’模式进行菜单式扶贫,由贫困户自选1至2项产业,验收通过后给予专项扶贫资金补助;对无生产经营能力的贫困户,就实施托养式产业扶贫。”清水河县扶贫办项目股股长苏雄光介绍道。

脱贫攻坚,产业是根。清水河县一方面“帮眼前”,实施短期能见效的养殖产业,综合考虑贫困人口的实际需求、劳动能力大小和经营水平高低等因素,对贫困户给予“菜单式”扶持;另一方面“扶长远”,大力发展长期收益的林果产业和生态旅游产业,主抓产业培育,努力实现产业扶持全覆盖。

“4.2亩地还是我的,果树他们帮着种,种活以后树也是我的。不仅如此,还给每亩1200块钱的退耕还林补贴,这样的好事我是想也没想就答应了!”宏河镇西库伦图村村民张贵河说起这个事很激动,“那都是坡梁地,看天吃饭,打下的粮只够家里吃的。后来我打草伤了胳膊,种地就不太利索了。”

张贵河说的坡梁地,如今已经种上了满山坡的果树。一阵清风吹来,1.3万亩果树正舒展腰身,迎风吐绿。“这里是清水河县百万亩扶贫林果基地,总建设规模为100万亩,各项目区林果项目建成达产后,年可实现产值7亿元。林果产业将真正成为当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最大民生工程。”望着眼前的一片“花果山”,清水河县林业局森防站站长董耀先信心满满。

清水河是自治区级贫困县和革命老区县,贫穷像一盘深扎进土壤的老树根,仅靠农民自身的努力难以挖净。近两年来,清水河县把脱贫攻坚工作作为最大政治任务、头等发展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为实现“人脱贫、村出列、县摘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子落棋盘,清脆有声。眼下,清水县在“三种五养一旅游”产业脱贫的带动下,精雕细琢扶贫政策,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县情现状的精准脱贫路径。(记者 施佳丽 郑学良 韩雪茹)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注销须知 ×
我已阅读并同意注销须知
身份验证 ×
点击切换图像验证码
确定
确认注销 ×
注销账号后
请谨慎操作!
确认注销账号

登录黄河云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