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的“刺头”王宝生,主动要求退出贫困户行列;刚脱贫的张海飞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要做脱贫致富带头人;因病致贫的彭元财感激政府的帮扶,要靠扶贫羊翻身自立……
记者在巴彦淖尔市旗县区采访时看到,包扶干部心念贫困群众,致力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的做法,破解了“干部干,群众看”的扶贫难题;头顶烈日,辛勤劳作的村民,不失乐观、积极的脱贫信心和心态。外部帮扶和内生动力“双轮驱动”下的脱贫攻坚工作取得阶段性重大成果。全市70498贫困人口中,4年累计脱贫66714人,162个贫困嘎查村全部按要求退出,4个自治区级贫困旗县摘帽,贫困发生率降至0.5%……
“帮扶政策暖人心,贫困群众多欢欣,包扶干部嘘寒暖,党的关怀照我心……”乌拉特中旗石哈河镇幸福互助院传出的弹唱曲,伴随着一串串欢快的笑声……
“不能抱着膀膀晒太阳”
巴彦淖尔市磴口县温都尔道嘎查位于茫茫的沙漠戈壁。
6月4日,走进嘎查,看到的是充满生机的蔬菜农场,大棚里当季香瓜长势正盛,飘出阵阵香甜味儿。
“这个贫困户我不能再当了!”说话的小伙儿名叫张海飞,24岁,今年5月主动向嘎查递交退出扶贫申请书。
“为啥要自己主动退出?”
“我年轻,有力气,不能再让政府背包袱了,把名额空出来,让给年岁大的。”张海飞朴实而坚定地说。“政府给的照顾够多了,2年一共给了15只基础母羊,现在发展到30多只了。自己种的40来亩地,去年还享受优惠政策,600块钱就租了嘎查的2栋大棚,蔬菜直接拉到乡政府联系的销售点儿去卖。虽然第一年不太懂技术,但2个大棚也挣了5000多块钱。”
“这孩子挺可怜,父母都是残疾人。过去一家4口住在25平方米的小土房里,2015年危房改造时,政府帮着建起了90平方米的新房。”
“他当贫困户谁都没说的。开始种地,连买苗苗钱都没有,还是村长主动给借了2000块钱。”……村民你一言我一语说着张海飞的家庭情况。
现在,张海飞的日子好过些,他心里也有了更大的盘算:“我想养殖肉牛,最近到周边转了转,看看那些养殖大户都是咋养的……”
张海飞突然顿了顿,腼腆地笑笑说:“去年,我写了入党申请书,我想当带头人,也为村里做些事儿,就像党员干部们帮我一样帮助其他人。”
一旁的贫困户何成金老人接住话茬:“我有高血压、心脏病,但是这病是我自己得的,贫困也是因病欠下的,不是政府让我穷的。我困难的时候,领导干部经常来眊我、帮我,我们也不能抱着膀子晒太阳,自己也得干点儿啥。我现在就给嘎查护林,每天浇浇水,活儿不重,一年挣个八九千块钱,挺满足。”
现如今,在磴口县的许多村子、嘎查里的贫困户不再“等靠要”,而是积极向产业要效益、向勤劳要变化。
巴彦高勒镇旧地新村的王宝生今年也主动找到帮扶人,要求退出贫困户的行列。
这让村里人颇为惊讶:“69岁的王宝生,平时觉悟可不高,过去总爱占小便宜,现在突然变样了。”
大伙儿一致认为:“主要是通过近几年的产业扶贫,把老汉帮扶起来了。这老汉现在有五六十只羊,他又会算账,卖羔子留母羊,一个羔子卖个五六百,一年下来收入可吃劲儿了。生产发展起来,生活好了,心情就好,对帮扶工作服气,所以觉悟就提高了。”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为了让贫困户在精神上实现“不怕贫”向“要脱贫”转变,磴口县结合当地实际出台了更加灵活、便于操作的脱贫政策。通过发展旅游、光伏、电商产业及资产入股、贷资入股分红等形式,确保每个帮扶对象都有适合的产业,激发起贫困户发展的内生动力。
“病号的生活也有奔头”
贫困户张玉林家住五原县隆兴昌镇义丰村义丰二社,推开他家的门,浓浓的鱼香味儿迎面扑来。
“这鱼是儿子刚买回来的,新鲜着呢!”张玉林开心地告诉记者。
“现在家里用的都是电锅啥的,可方便了,再也不用抱柴、烧大灶,这大老爷们也能上手当大厨。”媳妇张红霞边笑边说。
张红霞得了双侧股骨头坏死,去年10月份做了手术。现在她的两条腿还不利索,只能缓缓地扶着椅背,一点点地挪动身体。
“咱病号的生活也有奔头。国家政策好,我去年做手术花了10万,自己才掏了9000多元,这在过去敢想了?”张红霞又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除了在医疗方面帮我,企业和村里还搞了光伏扶贫项目。屋顶上架个光伏板,家里的电锅、冰箱啥的一年电费能省500多元,发电费一年还得3000元。”
“现在,我家3口人,有20多亩地流转给了企业,1亩地给600元。自己在企业打工一天也能挣个一百三四,村里给提供的保洁活儿,一年能挣1万元,感觉日子越过越顺。下一步就是把建起的新房装修好,给娃娃取上个媳妇。”张玉林边说边小心翼翼往出盛鱼:“入味了,出锅!”
在当地,像张玉林一样因病致贫的不占少数。今年68岁的彭元财,做了胃切除和急性耳膜炎的手术,又身患脑梗、高血压、静脉曲张等疾病。
认识彭元财的人都说,老汉可勤快了,肯受苦,一直是村里的‘冒尖儿户’。30年前,他家就花7000多块钱,盖起了3间房,收拾好了大院子。
说到这儿,彭元财的眼圈儿泛起了红,长长地叹了口气:“如果不是因为看病吃药,我肯定不能当这个贫困户,多受点儿苦抛闹个生活没问题。刚强了一辈子,老了老了却戴上了贫困户的帽子。帮扶干部天天不住气的往我家跑,挺辛苦,我心里可麻烦了。”
彭元财也有着自己的谋划:“现在我和老伴儿吃药钱是不愁了,政府都给帮着报,住院都能报到90%。这看病的钱省下了,我就打算把圈里的几十只羊养好,不能总指望政府帮扶,咱自己也得卖力呀。”
目前,在五原县有许多像彭元财一样年龄偏大,劳动力缺乏的贫困户,靠着政策扶持发展起劳动强度相对小的养殖业。同时,对于丧失劳动力的贫困户,将扶贫资金折股量化,入股当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长期稳定增收。
“搬出来的日子喜事多”
走进乌拉特中旗石哈河镇村民徐峰家,只见窗明几净,窗台上的绣球开得娇艳。
一进门,就看到客厅的背景墙上贴着大红喜字。48寸液晶电视、布艺沙发和高高挂起的儿子、儿媳婚纱照,让家里透着温馨和喜庆。
“我家去年双喜临门,搬了新家,儿子娶了媳妇,两件大事解决了,我的心里有底儿了。”徐峰的妻子赵翠娥说话嘎巴脆。
自从徐峰出了车祸,看病就花了十五六万,家里的日子过得紧,2016年被列为精准扶贫对象。谈及搬家后最大的变化,徐峰感叹:“我们这儿是种一坡拉一车,打一簸箕煮一锅,十年九旱,靠天吃饭的地方。搬进新房,最关键是解决了用水难的问题,再也不用肩挑人抬去远处拉水喝了。”
赵翠娥也颇有感触:“旧村里的房子烂塌塌没看头,现在这房子有了上下水,既有客厅、卧室还有卫生间。冬天自己烧个小锅炉,既省炭家里还暖和。600平方米的院子里还给盖了棚圈,冬天接羔再不用半夜起来去圈里眊了。这么好的房子,自己才花费一万块,其他都是政府给补贴的。”
虽然儿子结婚一年多了,可老两口至今不舍得将家里的大红喜字取下来。看着红彤彤的喜字,就打心底里乐呵。
石哈河镇位于阴山北麓“高台梁”脊地,是典型的山旱区,贫困人口占到了全旗未脱贫总数的82%,是全旗脱贫攻坚的主战场。
走进石哈河镇政府会议室,一幅《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战图》赫然入目,其中易地搬迁扶贫是众多精准扶贫措施之一。因考虑村里居住的基本都是老人,镇里建起了格日楚鲁幸福养老互助院,一期入住94户。
“我们花河小组就剩下10来户了,住得也分散,我们老两口有点啥事儿别人也不知道。政府想得真周到,一家就掏3000元的保证金,卷着铺盖就入住。家家户户独门独院,屋里还有卫生间,柜子、炉台子、窗帘啥都有……”70岁的贫困户毛福女抢着介绍说。
“搬到这儿关键是心情好,天天这帮老婆儿们一大早就扭起了秧歌,我们也帮着敲锣打鼓。邻居之间也是互相照顾,娃娃们也放心。”毛福女的老伴王福斌在旁边做补充。
石哈河镇党委书记陈刚告诉记者,截至目前,全镇已新建移民产业新村4处,集中安置贫困户30户,同步搬迁58户,分散安置32户;新建幸福互助院2处,解决了152户65周岁以上老年人“老有所居”的问题;为432户无房户发放廉租住房补贴784.9万元;通过危房改造、房屋修缮,为103户贫困户解决了安全住房问题。
“想致富就得换脑筋”
“咱这老办法跟不上时代了!要想致富就得勤换脑。”75岁的贫困户杨世忠感慨地说。
家住杭锦后旗头道桥镇联增桥村的杨世忠虽然身患疾病,无法继续种地,但是讲到种地的新观念可谓是有一套:“现如今人家那种植方法可是不一般。从种到收都是机械化,品种再也不是玉米、葵花、小麦老三样。最吃劲儿的是,推广中心技术员全程进行技术指导,这效益肯定要提高。我的地给女婿种着呢,女儿女婿挣钱了,我也就有了依靠。”
听着杨老汉的说法,村支书云德武不住地点头:“自打推广中心来了咱村,村民种地有了不少转变。之前,大家啥都不懂还闹了不少笑话。搞了900亩的试验田,技术员根据每块土地的情况精准施肥,有的多有的少。开始有人猜疑,跟技术员关系好,地里的肥料就送的多。”
说到这儿,云德武不由地笑出了声:“等到秋收算账,每家的效益都提高了,最终证明还得相信科学。”
随着技术的及时跟进,头道桥镇联增村成了“四级联创,控肥增效”智慧农业科技示范区。这为精准脱贫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让农民有了更多实惠。
杭锦后旗许多地方都在“扶智”上下足了功夫。不久前,陕坝中学不仅为蛮会镇华西村的贫困户每人送去10只大红公鸡,而且聘请专家为大家进行技术指导。
“专家讲得可不赖呢,教我们咋养殖,咋防疫。”贫困户高永成笑着说道:“这10只大红公鸡养好了,陕坝中学还统一按照市场价格回购,销路可不愁。家里每年还能从寄养到蛮会胡杨林养殖合作社的扶贫羊,获得3200元的收益,再加上其他扶贫政策,这日子眼看着就好起来了。”
“要想让大家的日子好起来,除了贫困户自己主动换脑,领导干部也需要经常来个头脑风暴,多想办法,多动脑。”蛮会镇党委书记邢洪圣这样想也是这样做。他主动找项目,找能人,帮助发展致富产业。
如今,他正谋划着依托现有的海龙马产业合作社、胡杨林自然风光、特色种养殖等,在周边发展乡村旅游,巩固脱贫成果,增强致富后劲。
采用创新思维是杭锦后旗破解脱贫攻坚瓶颈的重要方法。目前,该地正在积极推广产业扶贫、科技扶贫,以资源资产入股分红的合作经营、托管经营等脱贫模式,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想方设法帮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发展生产、增加收入。
黄河北,阴山南,八百里河套米粮川……如今这里决胜贫困、合力攻坚的笔力,为阡陌纵横塞上江南的图景增添着重彩浓墨。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包塔娜、韩继旺、赵娜)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