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市民政局局长云港就“全面提高养老服务质量”进行新闻发布,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回答了记者提出的关于养老服务工作方面的问题。
截至2016年底,我市60周岁以上户籍老年人48.65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21.9%,老龄化程度高于全国、全区平均水平,人口老龄化形势日趋严峻。近年来,我市加大公办养老机构建设力度,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同时,不断提高养老服务质量,塑造养老院“安全、诚信、优质”的服务品质。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各类养老服务机构68家,农村牧区互助幸福院66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183个,共设置养老床位数1.62万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33张,基本形成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格局。
今年以来,市民政局逐步健全完善“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拓展12349便民为老服务平台功能,加快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加强养老服务机构安全监管,培育发展养老服务专职队伍,全市养老服务质量得到明显提升。近年来,12349平台共录入老年人基础信息35万余条,日均接入电话量400多起,发展、整合后台服务企业890余家, 发放老年人专用话机1.5万部,孝心手环3万条,电子保姆1.5万部,截至目前,紧急救助老人52位。与此同时,12349平台开通了电话医生,探索老年人紧急救助、电话咨询、就医绿色通道等业务,目前通过平台可向居家老年人提供家政服务、医疗保健、精神慰藉、法律援助等10大类72小项服务。2017年,在总结昆区、青山区为70岁以上重点优抚对象、困难孤寡老人、低保对象、“三无”人员开展政府购买服务基础上,市区两级投入资金820万元,探索开展全市困难失能老年人护理补贴工作,委托社会组织为居家困难失能老年人开展照护服务,全市共有3500多名老年人受益。通过实施以上措施,我市实现了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
今年,我市新建日间照料中心25个,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183个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可为居家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精神慰藉、文化娱乐等为主要内容的养老服务。目前,我市引进的幸福九号、智慧养老服务社区的先进运营模式,受到广大老年人的普遍欢迎,“互联网+养老”正在成为养老服务的趋势。今年,我市新建民办养老机构5家,目前,全市共建成养老服务机构68家,其中公办27家,民办41家,设置床位9513张,基本能满足老年人入住需求。
从2011年开始,我市通过新建或整合苏木乡镇、嘎查村委会的卫生室、文化室等资源,建成30余家农村牧区养老服务站,为老年人提供了医疗、文化、体育等多项养老服务。以乡镇(苏木)为单位,充分利用闲置的校舍、厂房、旧乡镇政府办公场所等资源,配套建设文化、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农村牧区互助幸福院,为农村牧区老人提供“集中居住,分户生活,统一管理,互帮互助”的养老服务设施,全市共建成互助幸福院66个、2276户。对散、小、差的敬老院进行整合,打造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部分旗县区已开展整合工作,全市25家敬老院整合为18家,其他陆续开展整合。
与此同时,我市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养老机构采取内设医务室、护理站、卫生所(室)等医疗机构,对不具备条件设立医疗机构的养老院与周边的医疗卫生机构签订提供医疗服务的协议,目前,我市68家养老机构中有62家与周边医疗机构建立签约的绿色通道。探索开展医师多点执业,家庭签约医生,设立家庭病床,为居家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嘎查村(社区)、乡镇苏木(街道)卫生医疗机构为辖区内65岁以上老年人提供健康体检,特别是为辖区内养老机构的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保健咨询、慢性病防控、健康保健知识宣传等服务。为了加强养老服务机构的安全管理,我市通过联合检查、日常排查、健全制度、规范管理等措施,定期不定期对养老服务机构开展安全大检查,我市各养老服务机构均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
(包头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雪仙)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