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关键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实现新跨越
2024-01-23

2023年,我市科技部门围绕建设“两个稀土基地”“世界绿色硅都”和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组织实施“固态储氢材料产业化技术开发及其应用”等关键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项目63项,争取新能源领域自治区科技创新重大示范工程“揭榜挂帅”项目3项、占全区50%,全市涌现出一批“首”字号、“最”字号重大原创成果,关键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实现新跨越。

其中,包钢集团和中国地质科学院共建的院士工作站联合发现的白鸽矿获得国际矿物学协会新矿物命名,成为在白云鄂博矿床中发现的第16个新矿物;国内首个自主成套6mm厚稀土多元合金镀层钢板在我市研发成功;美科“大尺寸热场节能降耗项目”实现节电超8500万度/年、降低成本近3000万元。

关键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实现新跨越,与我市深化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息息相关。去年,市科技局全力推进“科技兴蒙”行动,着力搭建桥梁平台,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区域合作交流全面深入,有力推动了更多创新成果在包落地转化,形成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动。

比如,我市与中国科学院、上海交大续签战略合作协议,引进杨德仁院士共建“浙江大学—包头硅材料联合研究中心”,引进张立群院士共建“北京化工大学—包头低碳技术及先进材料协同创新中心”。市科技局支持内蒙古科技大学与13家硅产业龙头企业筹建全区首家硅业研究院,并与白云鄂博稀土资源综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稀土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稀土研究院建立了全面合作。全年邀请院士专家来包共14批、87人次,创历史最高。

同时,我市持续提升创新成果导入能力,深化“外地孵化、包头产业化”协同创新模式,建成“包头·北京(人才)科创基地”,吸引7家企业和团队入驻,促成世纪金芯年产70万片6-8英寸碳化硅单晶衬底项目签约等3项合作。培育引进重点科技服务机构30家,与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东部中心、同济大学技术转移中心达成合作共识。积极建设“蒙科聚”包头分中心,打造集聚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新人才、科技创新政策、专业科技服务、科技资源共享的专业化、规模化、体系化科创服务平台。

(记者:郭健;编辑:吴存德;校对:王振伟;审核:王雪仙)

责任编辑: 吴存德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包融媒)”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0472-2518515)

请先登录 后发表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