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北京靳尚谊艺术基金会青年艺术家包头驻留项目实施进展情况座谈会举行,市委宣传部、市文旅广电局、市文联、市教育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等高校艺术院系负责人以及美术培训学校负责人参加会议。
2024年11月30日,北京靳尚谊艺术基金会包头艺术驻留基地在“天下黄河第一村”揭牌,这是该艺术基金会在国内设立的唯一艺术基地。围绕“把包头建设成为全国有影响力的艺术交流中心和艺术写生驻留基地”的目标,基金会聚力开展各类艺术活动,将顶尖艺术人脉、艺术资源“链接”到包头,对我市全面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扩大城市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今天的座谈会上,相关部门聚在一起,把自己的诉求和工作想法进行充分沟通,这为北京靳尚谊基金会在包头开展艺术家驻留基地相关延伸活动提供了有力支持和方向。”北京靳尚谊基金会理事长王玥介绍,自艺术家驻留项目启动以来,首位驻留艺术家傅察丹青已开始在黄河岸边、固阳秦长城等地写生创作,目前共完成油画、素描等14件纸上作品。接下来,基金会还将持续与各旗县区对接,精选包头独特的人文风情与壮丽的自然景观,打造特色写生路线并形成画册,借艺术家笔墨向全国、向世界展现包头风貌。此外,为给包头培育更多艺术人才,基金会将邀请驻留艺术家走进校园,为教师进行授课指导,同时也为年轻一代艺术学子提供与艺术家交流的机会。通过举办艺术讲座、工作坊等公益活动,将驻留艺术家的创作经验和艺术理念传递给更多艺术爱好者。
座谈会上,参会人员就与北京靳尚谊艺术基金会青年艺术家包头驻留项目共同合作,助力我市文化艺术事业高质量发展进行了深入交流。
市文旅广电局局长郭勇介绍了靳尚谊基金会包头写生基地2025年合作计划方案。在艺术家驻留方面,将邀请国内知名画家、雕塑家等艺术家分批次驻留基地;在艺术展览方面,将在基地或美术馆举办多场主题展览,包括“包头风情艺术展”“当代名家邀请展”等;在艺术创作比赛方面,将联合艺术院校、专业机构举办“包头之美”全国艺术创作大赛,面向全国征集绘画、摄影、雕塑等作品;在艺术讲座与培训方面,将邀请艺术家、艺术评论家举办艺术讲座,免费向本地艺术爱好者、学生等开放,开展短期艺术培训班,培养本地艺术人才;此外还将开展艺术写生、艺术衍生品开发、艺术交流合作、文化公益活动以及基地设施优化建设等。
据介绍,自2024年10月23日,市文旅集团与北京靳尚谊基金会签订合作协议以来,在艺术交流、创作成果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合作。市文旅集团搭建艺术交流平台,在黄河大集景区举办“我与敦煌——靳尚谊敦煌版画艺术展”,截至目前,已接待8家院校举办的研学活动,观展累计突破16万人次;此外,自驻留项目启动以来,艺术家傅察丹青已来到我市驻留写生,为打造具有包头特色的写生路线出力创作。下一步,市文旅集团将从艺术创作推动旅游发展、展览策划与推广、艺术交流与人才培养等方面与基金会进行密切合作。
北京靳尚谊艺术基金会青年艺术家包头驻留项目,对提升我市社会公共美育、中小学校基础美育推广、高等院校艺术教育水平等也具有重要作用。
“基金会青年艺术家驻留项目对于我院教学发展将起到引领推动作用,我们非常期待优秀艺术家能来我院开展专业技能、创作技巧方面的讲座培训,或与师生们一起写生创作,为我院师生带来更多新思想、新技能。”包头师范学院美术学院院长杨镇宇说。
“对于基金会提出的立足我市自然、人文、工业等资源,梳理形成‘包头写生图册’,打造具有包头特色写生路线的内容,我特别期待,对于设计学院的学生来说,如果能有这样一本本土写生路线指南,将对提升学生绘画基本功、开阔视野具有重要意义。”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党总支书记李强介绍,设计出具有包头特色的文创产品一直是轻工学院艺术设计系的目标,希望优秀艺术家们能在这方面带去新思想、新技能。
黄河之畔,工业之城,正成长为蓬勃向上的文化高地。人杰地灵的先天优势,打造文化高地的后天努力,包头筑巢引凤已见成效。“双向奔赴”的文化盛宴大幕已开,随着越来越多的艺术资源汇聚和优秀艺术家的到来,包头的文化高地建设将谱写华丽篇章。
(包头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苗雨蔚,邓雅鑫;编辑:吴存德;校对:亢晓东;一读:张飞;一审:王国秀;二审:贾星慧;三审:王睿)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包融媒)”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0472-2518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