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北疆文化 打造文化高地|多位鲁迅文学奖得主来包授课
2024-06-21

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徐可为学员们带来第一课《文学三问》。

学员们聆听讲座。

6月20至22日,全国首个鲁迅文学院教学实践点在我市举办培训班。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徐可,著名作家、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刘庆邦、纪红建、陈仓、陈亚军等走进包头,现场为广大学员授课。

据悉,鲁迅文学院是我国唯一一所国家级作家培训机构,于1950年创办。近期,鲁迅文学院决定在全国范围内设立一批教学实践点,通过搭建更加广泛的文学教育培训平台,吸引社会多元主体参与文学创作的教育培训工作,共同推动文学事业的繁荣发展。并通过设立教学实践点,将鲁迅文学院的优质教育资源辐射至更多地区,让更多的文艺工作者与文学爱好者有机会接受专业的指导和培训。5月8日,鲁迅文学院和包头市在北京签订合作协议,全国首个鲁迅文学院教学实践点正式落户包头。

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徐可表示:“举办鲁迅文学院包头教学实践点培训班,就是要通过这片热土,将文学的力量传递给更多人,让文学的火种燃烧得更加旺盛,让文学之花在包头这片沃土上绽放得更加绚烂。在这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夏季,让我们共同努力,用文学的力量去温暖人心、启迪智慧。希望每一位学员都能够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用心去感悟文学的魅力,用笔墨去书写新时代祖国大地的壮丽篇章,为文化强国建设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包头市作协主席车夫表示:“这次培训,邀请了多位获得鲁迅文学奖的知名作家来包授课,包头本土作家有机会与这些名家们坐在一起,通过现场深入交流,会进一步拓宽视野、提升境界,进而更加明确自己的创作方向,对我们以后的文学创作有很好的提高和促进作用。”

长期以来,我市始终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特别是2023年底,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全力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依托《鹿鸣》杂志,打造北方文学之都。”《意见》还提出了要建设作家友好型城市、与鲁迅文学院合办创作培训基地、建立包头文学馆等一系列具体举措。

如今,随着全国首个鲁迅文学院教学实践点在我市开班,《意见》中的一个个安排部署正一步步转变为实践中的现实成果。通过建设鲁迅文学院包头教学实践点集聚和培养更多文学人才,通过“鹿鸣文学季”进一步挖掘和弘扬包头的文化内涵,推动包头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一个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北方文学之都轮廓不断清晰、内涵日渐丰富,正一步步向我们走来。

(文/记者:李岸;图/记者:贾荣;编辑:张飞;校对:王振伟;审核:贾星慧)

责任编辑: 张飞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包融媒)”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0472-2518515)

请先登录 后发表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