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将至,处处洋溢着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尽管气温骤降,依然挡不住乌兰牧骑队员们排练的热情。近日,土右旗乌兰牧骑与萨拉齐镇近100名文艺爱好者紧锣密鼓地进行实景剧《西口情》的排练,为新春及元宵节期间的演出作着精心准备。
艺术节演出现场。
2023年以来,包头乌兰牧骑全面发挥“草原红色文艺轻骑兵”重要作用,创作了一批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文艺作品,紧紧围绕“学·创·演”主题在全市开展各类文化惠民活动和文艺宣传演出360场,宣讲80余次,观众达10万人次,进一步凝聚人民群众与党同心同德的精神力量。
“好端端的国,好端端的家,闯进帮强盗来糟蹋……”2023年11月21日,土右旗乌兰牧骑原创二人台《王老太太》在包头大剧院上演,生动再现了王老太太毁家纾难,带领全家跟着共产党决心抗日的英雄事迹,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
2023年,我市乌兰牧骑发挥“一专多能、短小精干”优势,用心用情推进文艺创新,采取边学习、边创作、边演出、边提升的方式,充分挖掘地方特色资源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作推出一批具有乌兰牧骑小型、快捷、灵活特点的歌、舞、乐、曲艺以及小戏小品等优秀文艺作品60余部,以高品质的文艺成果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
《王老太太》演出精彩画面。
土右旗乌兰牧骑创作二人台红色革命题材现代剧《王老太太》、音舞快板《文明新风进万家》等作品30余部;达茂旗乌兰牧骑创编歌曲《乌兰牧骑心向党》、舞蹈《北疆情深》等作品20部。其中《王老太太》还入选2023年度自治区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第一批自治区重点培育旅游演艺精品名录,音舞快板《幸福家园》荣获首届内蒙古自治区曲艺展演二等奖,土右旗乌兰牧骑被自治区文旅厅评为自治区级非遗传承实践基地。
弘扬北疆文化,讲好包头故事。2023年以来,我市乌兰牧骑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宣传,以合作交流互换演出的形式加强与其他盟市乌兰牧骑的交流互鉴。积极参加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内蒙古乌兰牧骑优秀节目展演、“文明新风进万家”全区农村牧区移风易俗故事汇等各类大型演出活动,加强与区内外各地区文化交流演出,让观众感受达茂旗文化特色、土右旗“二人台文化艺术之乡”的独特魅力。
2023年9月20日晚,自治区农村牧区移风易俗故事汇在第一工人文化宫上演。“都说土右旗的二人台非常有特色,今天看了发现确实如此,队员们的演绎既生动自然又接地气,一下子就喜欢上了。”来自呼和浩特市的观众吴碧如说。
2023年,全市乌兰牧骑队伍积极响应开展乌兰牧骑“送欢乐、送文明”基层服务活动号召。包头市艺术剧院开展弘扬北疆文化 服务各族群众——全区乌兰牧骑“学·创·演”新创作品展演,赴山北地区开展慰问演出6场;达茂旗乌兰牧骑赴边防部队开展新创作品展演活动2场;土右旗乌兰牧骑新创排大型红色革命题材二人台《王老太太》在包头大剧院演出2场。
包头市文化旅游广电局艺术科科长曹国宾表示:“2024年,我市乌兰牧骑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编创反映时代背景,聚焦社会热点的优秀文艺节目30部以上,充分发挥乌兰牧骑演出、辅导、服务、宣传、创作、创新、传承、对外交流八大职能,开展各类文化惠民活动和文艺宣传演出200场以上,办好第七届内蒙古二人台艺术节暨沿黄省区地方戏展演,进一步提高乌兰牧骑队员专业水平,让‘草原红色文艺轻骑兵’点亮包头百姓精神文化生活。”
(文/记者:康璐;图/记者:许家轩;编辑:吴存德;校对:王振伟;审核:王雪仙)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包融媒)”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0472-2518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