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最宝贵的资源是什么?包头的发展与实践早就给出过答案。
70年前,来自全国各地的8万名建设者汇聚包头,谱写了“齐心协力建包钢”的历史佳话,开创了新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工业发展的新纪元,也让包头深切懂得——人,才是一座城市最宝贵的资源。
倾全城之力招揽人才,以城市的名义致敬人才,包头的求贤若渴、惜才爱才,不仅立于一系列精打细磨的人才政策与制度,更见于有温度、有感情的城市氛围。
2023年包头通过地方立法将每年8月23日设立为“包头科技创新日”,所在周设立为“包头人才周”。
一约既定,双向奔赴。8月22日-23日,第二届包头人才周开幕式暨“稀土+”全国博士后学术交流活动在包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稀土领域的高端人才齐聚包头,激荡真知灼见,碰撞思想火花。
活动中,一件件招才引智的最新成果,一项项鼓舞人心的政策保障,一位位满怀理想与抱负的高端人才,再次为近年来保持强劲发展势头的包头注入新的活力。
打造以产聚才、以才兴产、产才融合的发展高地。
活动现场发布《2023年包头市人才引进白皮书》,2023年包头引进高层次和紧缺急需人才近万人,引进专家团队36个,新增院士工作站3家、自治区级以上创新平台71家,在包头,人才集聚与产业发展实现同频共振;
发布《2024年包头市产业引才地图》,突出需求导向和供给导向,关注包头重点行业产业人才需求,打造人才引进引航灯,助力人才成为包头高质量发展的最强驱动。
人才领军,不仅为企业开拓更广阔发展舞台,更为产业提档升级,建设“两个稀土基地”提供强劲支撑。
活动中,中国二冶集团路桥智能建造和运维院士工作站、敕勒川现代生态农业开发公司植物微生态制剂创制院士工作站揭牌成立,将助力企业突破行业、产业发展瓶颈,以科研成果转化激活新质生产力,带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当天,“稀土+”全国博士后学术交流活动启动,现场为“稀土+”全国博士后学术交流活动优秀论文颁奖,中国科学院院士蒋成保、上海交通大学研究员董杰、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王立民作专题报告,近二十位稀土领域专业的博士、博士后就最新的稀土行业研究成果作专题交流。
上海交通大学包头材料研究院博士后,内蒙古科技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罗龙就自己最新的研究成果“高熵储氢合金微观结构及性能研究”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博士、博士后们展开交流。
罗龙说:“今天行业内的‘大咖’和专家亲临现场,这样的交流活动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学习提升的宝贵机会,也很希望能得到院士专家们的指导,推动科研成果落地转化,为包头建设‘两个稀土基地’作出贡献。”
包头深知,有什么样的人才,城市就有什么样的竞争力。
2023年以来包头引进高层次和紧缺急需人才近万人,引进专家团队36个,新增院士工作站3家、自治区级以上创新平台71家。特聘严纯华院士担任包头建设“两个稀土基地”首席科学家,29位院士、长江学者等高水平专家、14支科研团队在包头集聚。按照省级实验室标准,以新机制建设的鹿城实验室正式运行,内蒙古科技大学稀土产业学院升级为国家级产业学院,增设“稀土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每年可培养稀土专业人才340余名。
在坚实的人才支撑和科技创新的有力带动下,包头经济发展实现了稳中快进,包头的经济总量自2021年以来三年在全国百强城市中前进了31位。
2022年包头成为全国首批光伏产业产值超千亿元的城市,2023年包头多晶硅、单晶硅产能全国第一,产业配套率55%,2023年包头晶硅光伏产业产值达到1200亿元,增长20%,2024年1—5月,晶硅光伏产业增加值增长33.2%;全国综合实力前十强磁材企业8家落户包头,稀土新材料产能全国第一。2023年包头稀土产业实现产值800亿元,增长18%,2024年1—5月,稀土产业增加值增长33.4%。
同样,城市是什么样,就会吸引什么样的人才。
包头倾心打造有温度有感情的美丽宜居城市,为广大人才安心干事创业提供有力保障。
活动当天,包头市人才协会、包头现代人力资源开发研究院揭牌成立,创新构建高效的人才服务机制,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共同形成包头凝聚人才、服务人才的软实力。
太原理工大学、吉林大学、长安大学、兰州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6所高校被授予包头市人才引进示范大学牌匾,包头曾走进这些大学广纳贤才,来包人才的母校,包头也时时感念。
尊才爱才,包头的诚意“看得见”,更“摸得着”。活动现场包头为人才代表发放包头市人才服务卡,满足人才在包安居、健康服务、子女就学等多种需求,并提供定制式、个性化服务,用真诚和热情留住人才。
上海交通大学包头材料研究院张佼获得包头市人才服务卡,7年前他在包头成立公司,就深扎包头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张佼说:“这种人才优待政策对于我们高新技术企业科研人员是一种莫大的鼓励和认可,也激发了我们在包头干事创业的热情。”
包头全力打造教育、医疗、文化三个高地,广大人才在包头可以享受更高水平的教育、医疗、文化等服务;包头努力提升城市繁荣度,举办包头黄河观凌周、包头艺术博览会,推动包头马拉松赛、马主题赛事等品牌活动持续火爆,让每一位包头市民在工作之余能够轻松自在享受生活。
近者悦,远者来,包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渴求人才,也将持续为广大人才在包发展提供最佳环境。当城市与人才双向奔赴,包头重回历史最高水平势所必然,势不可挡,广大人才也必将在这片热土上开启事业、创造精彩、成就未来。
(记者:康璐;编辑:张飞;实习编辑:黄春芳;校对:王荻;一审:张飞;二审:贾星慧、王国秀;三审:王睿)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包融媒)”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0472-2518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