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蒙古马精神|我在包头挺好的!
2024-07-31

阳春三月,5个市级招才引智小分队满怀诚意,组织150家企事业单位,分赴东北、晋鲁豫、陕甘青、京津冀、自治区等地开展2024年春季校园招才引智活动,广纳天下英才。

春天里的酝酿,在繁花似锦的盛夏热烈绽放。春季播下的招才引智“种子”收获了人才集聚的“果实”,来自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高校的毕业生怀揣梦想来到包头这片热土,走进心仪的企业,开启了他们人生的新阶段。

在中核北方2024年新员工入职培训上,来自甘肃陇南的清华大学博士毕业生曹军文和来自呼和浩特市的同济大学硕士毕业生张敏正在熟悉公司的企业制度,适应新环境。

“我是北方人,来到这里对气候、饮食适应得比较快。包头为人才提供的服务非常周到,让我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温度。”曹军文正在慢慢适应在包头的生活,谈及未来发展,他充满期待,“通过这段时间的培训,了解到公司有着完善的培养体系以及广阔的发展空间,这里是一个可以实现个人价值,发挥所长的地方。”

张敏在入职后也有同样的感受,她说:“中核北方的上升渠道是比较透明的,公司福利待遇也好,这几天培训发现公司年轻人也比较多,整体氛围很好。希望自己能在这里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来到这里之后,市人社局和公司的领导给予我关怀,遇到问题也能及时帮我解决,感到很温暖。”来自河北邢台的北京科技大学博士生路瑞龙7月份入职北重集团,包头对人才的关心与重视,让他很快在这里找到了归属感。

在中铝集团包头铝业有限公司,来自河北邢台的北京科技大学硕士毕业生李哲和来自乌海的西安交通大学硕士毕业生任媛媛也在参加公司的入职培训,为以后的工作做准备。

李哲在春招期间收到不少offer,综合对比后,选择来到包头。“包头工业基础设施雄厚,包铝的实力也比较强,所以选择来到这里。第一次来包头,这里天空很蓝,绿化也好,是一座宜居宜业的城市。”李哲与记者分享了对这座城市的印象。

任媛媛之前来过包头,她眼中的包头是一座有文化底蕴的工业城市。“以前来包头去过包头博物馆和一些其他的旅游景点,对包头的文化比较感兴趣。”任媛媛说,未来,希望能在这座城市、在包铝发光发热。

此次春招不仅吸引了外地毕业生来包就业创业,也吸引了不少“小鹿”回到家乡,施展才华。

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的邢雨菲和毕业于内蒙古大学的牛犇犇前不久入职北方稀土。作为在外求学的包头学子,回到家乡、建设家乡是他们共同的愿望。

“还记得人才引进专场上,负责招聘的老师热情友好,他们对我说,包头非常需要我这样的人才,欢迎我回到包头。我本身就是包头人,也有意愿回到包头,希望用自己的所学所长为包头的发展贡献力量。”邢雨菲说。

“作为包头人,我知道包头一直以来重视对人才的培养。现在包头正在建设‘两个稀土基地’,这里有广阔的前景。”牛犇犇说,北方稀土为人才提供了多样化的发展空间,能够感受到这是一家重视人才培养的企业,希望能在这个大平台上发挥自己的优势,成长为企业所需的人才。

对于不少“小鹿”来说,回到包头是乡情感召,更是理性的选择。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的张欢已入职昆区区委社会工作部,“近些年家乡包头发展得越来越好了,对人才也非常重视,在优化人才生态上做了很多的努力,给我们在外的学子提供了一个暖心舒心的环境。”张欢说,回到家乡后,希望能够用自己的力量,为家乡的发展作出一点贡献,也希望有更多的“小鹿”能够回到包头,建设包头。

近者悦,远者来。包头不断释放着诚意满格的信号,换来了一次次双向奔赴。如今的包头,比任何时候都需要人才、比任何时候都渴望人才、比任何时候都珍惜人才。包头始终敞开怀抱以最大的诚意、最好的政策、最优的服务给予人才“最高礼遇”,让回包来包的人才在这片热土上实现奋斗价值。

(记者:崔妍、张妍;编辑:亢晓东;校对:王荻;一审:张飞;二审:贾星慧、王国秀;三审:王睿)

责任编辑: 亢晓东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包融媒)”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0472-2518515)

请先登录 后发表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