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实践在行动|红白理事会∶“理”出移风 易俗新风尚
2024-09-06



“之前,不管是红事宴还是白事宴,大家怕丢面子讲排场比阔气,置办酒席就高不就低,动辄上千元一桌,礼仪、乐队、会场更是成为家家户户攀比的标准,这一系列的陈规陋习,都是咱们老百姓的难言之隐和心头之痛。”老党员王敏说。每当回想起之前硬撑起的“面子工程”,土右旗萨拉齐镇兴隆社区的居民就苦不堪言,现在通过移风易俗,实现了为红白喜事宴“瘦身”,减轻了“人情债”,让文明新风吹进了寻常百姓家。

兴隆社区通过征求居民意见和结合社区实际,将置办形式、席面规模、饭菜标准、礼金数量等清单内容写入《红白理事会章程》,并召集社区内德高望重、崇尚节俭的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劳模参与到红白理事会的建设中,让他们充分发挥带头引领作用,并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活动向居民详细讲解人情攀比、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的危害性,分享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的优秀案例,实现了居民从开始的抵制、不认可,到现在的积极响应、自觉遵守的转变。

“自从有了‘红白理事会’,我们办喜事、办丧事都有了标准,再也不用撑面子大摆酒席了,真是既省钱又省心。”谈起红白理事会,居民们赞不绝口。

如今,在萨拉齐镇兴隆社区,封建迷信、奢侈浪费等陋习少了,崇尚科学、厉行节约的新事物多了。遇事搞攀比、讲排场、比阔气的少了,倡导绿色、文明、健康理念的多了,红白理事会“理”出了移风易俗的新风尚,奏响了城市文明的新乐章。

(记者∶杜森;通讯员∶高卓敏;编辑:武巧英;校对∶草脑日;一审:武巧英;二审:贾星慧、王国秀;三审:王睿)

责任编辑: 武巧英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包融媒)”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0472-2518515)

请先登录 后发表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