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光”与潮流辉映 在“包棉1958”与浪漫邂逅
2025-02-17

“既有儿时的回忆、人间的烟火,又有当下的流行、最新的时尚,艺术、历史、人文、情怀在这里百花齐放,这里是独一无二的‘包棉1958’。”将精挑细选的“包棉1958”美图在朋友圈里发了个“九宫格”后,00后邓诗涵又向外地的朋友们发出热情邀请:欢迎大家来包头做客,来“包棉1958”看一看,坐一坐!

作为土生土长的包头人,邓诗涵毕业于天津的一所大学,在经历了一年的“北漂”生活后,她毫不犹豫地回到了家乡,回到了从小生活的棉纺小区。让她感到特别幸运的是,她家附近的包头棉纺织厂老厂房迎来全新改造,改造后的“包棉1958”,让“年轻人感到非常时尚、老年人感到非常怀旧、外地人感到非常包头”。

2月15日,“包棉1958”音乐时光市集作为“歌游内蒙古·踏春包头城”精品城市游的重要篇章在“包棉1958”举行,包头市艺术剧院交响乐团的演员们为市民和游客献上了风格各异的音乐作品,包括经典曲目《月亮代表我的心》《大海啊故乡》《万水千山总是情》《又见炊烟》《月半小夜曲》……悠扬的小提琴和大提琴声在重新装修的老厂房内回荡,优雅的旋律在布满钢筋和器械的老厂房中流淌,仿佛驱散了初春的寒意,吸引市民游客驻足,循声而至,通过音乐引导他们探寻包头风貌,感悟“包棉1958”的丰厚人文底蕴。

“以前听交响乐都得买票去大剧院,现在在‘家门口’就能听到交响乐,这对我们来说太好了,希望能多举办这样的活动。”市民张女士说。

包头市艺术剧院交响乐团团长梁源告诉记者:“乐团希望通过弦乐独奏的形式,营造一种清新安静的氛围,让游客能够在‘包棉1958’的一角静静地坐下,聆听舒缓的旋律,为此,乐团特意选取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到八九十年代一些国内著名经典器乐作品以及歌曲改编的弦乐作品。希望通过演奏,让前来参观‘包棉1958’的市民游客通过音乐回顾那个火红的年代,重温曾经经历过的火红青春。在那个年代,一定有许多值得回味和记忆深刻的旋律与音符,希望用音乐的语言将大家带回到当时的情境中,沉浸在一往无前、拼搏奋进的岁月里,回顾自己的火红青春。”

与此同时,百名单身青年在“包棉1958”的时光穿梭联谊舞会上共赴美好,联谊活动以“新春起舞 会聚良缘”为主题,设置“80、90年代·舞步教学”“舞艺对决·评选舞林高手”“现代舞互动”三个篇章。通过破冰游戏、表白盲盒、时光穿梭集体舞等环节,青年们在春日享受悠扬乐声带来的浪漫风情。一场欢乐相遇,一次心灵碰撞,从初识到熟识、从破冰到默契,活动现场到处洋溢着欢声笑语,男女青年之间敞开心扉,在浪漫悠扬的音乐声中传递幸福,感受久违的“松弛感”,以舞会友、邂逅心动。

市总工会女职工部部长闫之昕表示,联谊舞会旨在为包头的青年职工搭建一个交流与发展的平台,促进大家相互了解、相知相恋,并鼓励他们扎根包头、坚守包头。活动不仅让参与青年感受到包头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还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了包头的时尚气息与活力,在“包棉1958”大家不仅体验了历史的厚重感,还感受到了市总工会对职工的关怀与支持。市总工会未来将继续积极探索新形式,为各行各业的职工提供更多交流与发展的机会,进一步增强职工的归属感和凝聚力,助力他们在包头这片热土上实现自我价值,共同为城市的发展贡献力量。

当日,“包棉1958”包头艺术品市集同样引人注目。包头美术馆以包头的文化元素与形象为灵感,持续推出富有创意的文创产品,其中冰箱贴等新品备受青睐。游客安女士兴奋地说:“一来到艺术品市集,我恨不得把所有包头文创产品都买下来!尤其是这款集包头地标建筑、市花、旅游名胜于一体的冰箱贴,简直太有特色了。”包头美术馆文创负责人宿鹏程介绍,这款冰箱贴融合了胡服骑射、三鹿环岛、昭君出塞、包头鹿、麻池古城等20种包头元素,搭配包头的艺术字造型,展现了包头独特的城市内涵。小小的冰箱贴文创不仅传承了历史文脉,还凸显了城市特色,正成为讲述城市故事的“新名片”,向更多人传递包头的魅力与风采。

(包头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梁彦强;编辑:张飞;校对:吴存德;一审:张飞;二审:贾星慧;王国秀;三审:王睿)

责任编辑: 张飞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包融媒)”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0472-2518515)

请先登录 后发表评论~
发布